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普通公衆開始選擇在城市中購房,但公攤面積的存在卻始終飽受詬病。在今年“取消公攤面積”也一度成為熱搜話題,引起廣泛關注。但從《法治日報》報道的內容去看,目前社會各界對是否取消公攤面積存在著相應的分歧,主要還是涉及取消公攤面積後公共區域的產權歸屬以及物業費、供暖費的繳納等問題。這些現實考量有其合理性,理應得到重視。
但在此事中,46%的公攤面積顯然“離了個大譜”,不符合基本的常識。這個問題出現的背後有多少屬於開發商的“自主操作”,其中是否存在“灰色空間”,顯然監管部門值得細細琢磨。對購房者而言,公攤面積多占一平米,其實都在影響著今後的居住品質,更何況公攤面積一下子增加了近20平方米。這對購房者形成的心理衝擊不可謂不大。
也因此,針對當前暫時難以取消卻又飽受詬病的公攤面積和公攤率,相關方面顯然需要加以重視,不妨在經過縝密調研後出台更為細致的規定,對開發商劃定公攤面積的“自由度”予以規制,在既有規定下盡力維護購房者的利益。要知道,如果開發商手中對公攤面積的自主操作空間過大,對購房者而言顯然并不公平。長此以往,對房地產市場的負面影響顯然會進一步加大。
對購房者和開發商而言,購房的過程顯然是一個不斷博弈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規則的水平理應保持平衡,不能傾斜得太厲害,唯有如此,房地產市場才能長久、健康地發展。(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馬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