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大病籌款經歷的殷先生告訴《中國慈善家》,他發起的籌款鏈接中,病歷單上有聯系方式,所以就接到過很多專業推廣人員打來的電話,表示可以幫助他進行推廣。對方還說,能保證每天1千元以上的籌款效果,籌款成功後,要將一半的錢作為“服務費”分給推廣人。
針對大病籌款,這兩天不少媒體報道顯示,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條由“職業籌款推廣人”領銜的灰色鏈條。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購物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都有大病衆籌“職業推廣人”的存在,他們抽成低則50%,最高達到了70%,有些“籌款推廣人”甚至要求,在籌款鏈接中填寫其提供的收款賬戶。
先要明確一點,“職業籌款推廣人”的存在,是公益衆籌面向市場的一個自然產物。這個特殊群體的存在,確實幫助部分亟待救助的患者和家屬籌到了一些救急款。因為,那些患者和家屬本身能調動的社會資源就少,遇到大病才有救助的需求,而“職業籌款推廣人”幫助進行推廣,讓籌款鏈接被更多人看到,提升了籌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從這個角度看,市場化的手段,確實達到了公益的效果。
但這里面至少存在著兩個問題。
首先,如果是純粹的市場交易,大可以實現“買賣自由”,但實際上,很多求助者本身處在一種亟待求助的“弱勢”狀態,他們其實并沒有太多的選擇空間,推廣人和求助者并不對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媒體報道的這些“職業籌款推廣人”,不管是通過什麼渠道推廣,都有著很高的費用,籌款的60%甚至70%都要被推廣人拿走,求助者只能拿到一小部分。
這種畸形的“分成”結構,其實就是雙方不對等之下,推廣人話語權過於強大的結果。而求助者的救命錢,大部分流向了私人的口袋,這無疑有違大病衆籌的初衷。
再者,推廣的手段是否合規,信息是否透明,同樣是一個大問題。如報道中提到,有的“職業籌款推廣人”混跡在各種社群,比如假冒成求助者的親友,向其他人呼籲求助,以達到籌款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