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有專家建議將鰐雀鱔列入外來物種入侵名錄。這意味著,今後鰐雀鱔該不該在市場流通,應受拷問。雖然,法律尚未對買賣鰐雀鱔說“不”,但此一時彼一時,如果鰐雀鱔亂象頻仍,對生態環境產生越來越突出的侵擾、傷害,那麼,法律層面當有所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在接受央視“新聞1+1”采訪時表示,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規定了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內容,要求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為此,今年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制定《關於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對10種主要外來水生生物進行全國性普查,其中就包含了鰐雀鱔。
這次全國性的普查,對於掌握鰐雀鱔在國內多年“自由生長”的習性、行蹤、危害,從而推出一部詳實的“數據書”,是非常有價值的。根據普查報告,向立法層面、環境治理層面投送必要的資料和信息,促成外來入侵物種管控的嚴密和深入,意義重大。
當前,水里的魚、山上的火、極端高溫……組合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生態異象圖”。種種情形,催人深思環境變化現象背後的實質命題,催人承擔起個體的、共同的責任。8月29日,《2022阿里巴巴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簡稱“ESG報告”)發布。報告稱:過去幾年,國家連續發布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一系列頂層設計,已經成為我們創造商業之上價值的方向指引。ESG領域中的多個議題都與之高度契合,形成共振。這一報告呼應了一個社會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共鳴,向更多人發出了召喚。
無論如何,我們再不能抱著“好玩”的心態看待鰐雀鱔們在越來越多公共水體中的“興風作浪”,而應該高度重視“鰐雀鱔現象”中發出的種種信號,盡力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宏大課題來。(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伍里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