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市一個科長“吃拿卡要”視頻被曝光後,國務院督查組要求嚴肅處理;隨後媒體披露,興化市市場監督管理稽查大隊四級主辦萬智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陝西榆林市個體戶“賣5斤芹菜被罰6.6萬元”,國務院督查組質疑過罰不當,要求糾偏……近期國務院督查組督查的幾起案件,都迅速成為了網絡熱點,不少網民為之點贊。
去年10月的一天,榆林羅某夫婦經營的蔬菜糧油店購進7斤芹菜,市場監管部門提取2斤抽樣檢查,剩餘5斤賣了20元錢。一個月後,檢測報告稱芹菜不合格,因羅某夫婦無法提供進貨票據,已售出芹菜無法召回,處罰決定書認定羅某夫婦涉嫌經營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食品,罰款6.6萬元。
面對鏡頭,糧油蔬菜店店主說:“我得賣多少噸芹菜才能掙回6萬多?”這句話讓網民引發了強烈共情,因為它說出的是事實,揭露的是荒誕。基於這一點,認定當地監管部門“過罰不當”有充足的理由。
但是仔細審視一下案件,還會發現其執法程序原本就存在不小缺陷。提取2斤芹菜進行抽樣檢查,一個月後出具檢測報告稱芹菜不合格,所謂不合格到底是什麼問題?由於監管部門所用的是較高檔位的處罰,那麼是否應該對問題的嚴重性進行明示?店主無法提供進貨票據、已售出芹菜無法召回,也是處罰的依據之一,但執法者是否考慮到了基層小店的經營實際?這些小店進貨量、銷售量都很小,而且往往是從熟人手中拿貨,哪裡會有什麼正規的進貨票據?
怎麼看,這都像是一次以罰款為目的的“活動”。支撑這一判斷的還有央視的調查。
事實上,此案并非個例。據披露,查閱榆林市市場監管局2021年以來食品類行政處罰台賬發現,針對小微市場主體的50多起處罰中,罰款超過5萬元的就有20多起,而案值都只有幾十或幾百元。正因為原本就是以罰款為目的,所以執法者看不到那些小店掙點辛苦錢的事實,也對幾十元或幾百元的案值視而不見,不罰則已,一罰就仿佛刀劈斧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