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亂象所破壞的,首先就是教育公平的某種秩序性。成績優異與否、家境優渥與否,都不該左右這一公平。學校有義務去保證,每個孩子得到的教育資源都是平等的。而顯然,按是否購買平板電腦將學生分在“智慧班”和“普通班”,恰恰用一種自以為智慧的“普通”標准擊穿了這一底綫。
如果說,曾經按成績高低分班,尚且有那麼一些激勵學生努力上進的意味,那如今按“平板”分班意味著什麼?不是我比你成績好,我就能進“智慧班”,而是我家比你家有錢,我父母比你父母更舍得這8800塊錢,我就能進“智慧班”。在孩子們還普遍對金錢沒有更成熟觀念的時候,他們就被無形灌輸了這樣一種思維,即有錢就能擁有更優秀的老師和更便捷的網絡資源。這種導向下的教育,給孩子們心裡播下的是怎樣的種子,想必大家都不難想象。
事關教育無小事。無論其他學校是否還存在有未被曝光的“變相收費分班”等問題,都應以此來警醒反思:何為教書育人,何為教育公平,何為真正的為學生好?(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作者:邢妍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