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組在山西省調研發現,當地多所學校以是否購買平板電腦為標准劃分“智慧班”和普通班。而這個平板電腦并不便宜,以山西省太原一中學為例,需繳納的費用就高達8800元。
其實人們也都明白,這個遠高於市場價的平板電腦和所謂“智慧課堂”服務,和教學模式與教育質量沒什麼關系,不過是個斂財手段。
比如,督查組成員以家長名義致電提供服務的公司,詢問自有平板電腦,是否可以較低價格直接加裝學習軟件。結果公司以學生自己的平板電腦不具備“定制功能”為由表示拒絕,并稱“整個班需要統一管理,品牌也要定期抽查”。這種不顧基本常識的吃相,可見這些平板電腦是什麼貨色了。
事實上,這也并非個例,把“買平板電腦”作為分班依據的操作,近些年已經多有發生。今年7月,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台通報的雲南某中學分班套路如出一轍;6月,湖南某小學要求購買某品牌平板電腦,後在家長的舉報下被制止。
對於這些問題,相關部門也早有規定。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要求,“不得強制或者暗示學生及家長購買指定的教輔軟件或資料”;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出台《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也強調,“作為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
類似問題卻屢禁不絕,相關監督機制不够嚴密恐怕是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今年8月,山西省教育廳就曾將一條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台反映的太原一中學“智慧班”收費8800元的問題轉辦,該校自查後認為,“沒有亂收費現象發生”。如此自查自糾的結果,也不難想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