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不是因為醫療機構研究人員更喜歡或者更容易造假,而是在其晉升體系中,以論文為代表的科研成果是“硬標准”,一些醫務人員或因臨床繁忙無暇顧及,或因教育背景不善於此,但在“硬標准”下,不得不想辦法發論文,結果就是科研不誠信
即使是非醫療領域,如今高校對於年輕科研人員也有嚴格的考核期限,“非升即走”,發論文、拿項目的壓力不小。這種高壓之下,會不會催生一些科研不誠信的行為?
當然,這并不是說不應該對科研人員進行考核,要思考的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對科研人員進行考核?如何疏導滋生不誠信行為的結構性壓力?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一方面,我們對於不誠信的行為要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應該預防和懲治并重,不斷推動科研體制的建設更符合科研規律,減少不誠信滋生的土壤,防患於未然。(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宋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