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藍鹽、法國灰鹽、美國夏威夷黑鹽、塞浦路斯晶片海鹽、喜馬拉雅玫瑰鹽……在商家的文案介紹中,每一種鹽都因為來自異域而別有風味和風情,“洋氣”的、多彩的名字聽上去似乎格外有魅力。
這些網紅鹽均以天然、特定原產地、含有特殊礦物質等為主打“賣點”,號稱“營養更均衡”,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令網紅鹽身價倍增,價格動輒比普通鹽貴數十倍;比如其中一種被認為產自法國的網紅鹽,售價在每克0.5元-1.5元,也就是普通食鹽的70倍-200倍!以“克”買賣,令人咋舌。
然而,商家宣稱網紅鹽富含“特殊礦物質”所以這些“貴”的鹽更有營養一說,其實經不起推敲。食鹽就是氯化鈉,如果其他元素的含量比普通鹽多,反而說明該款產品不够純淨,雜質較多。如專家指出,這些“特殊礦物質”無法檢測,也無法證實,如果其中含有未知的有害元素,反而對人體不利。再者,如果依照網紅鹽比普通食鹽更天然故營養更均衡的邏輯延伸開來,豈不是海水曬制的粗鹽就比精鹽更有營養?那現代工業生產的先進性、科學性體現在哪?
最重要的是,鹽的本質只是一個調味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要減少烹調用鹽以及少吃或者不吃各種腌制品。我國在2012年原衛生部修訂《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准》後,不再允許食鹽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強化劑。因此,除了特別加入的強化劑外,鹽裡的微量元素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哪怕就如商家宣稱的“鹽中之王”喜馬拉雅粉鹽,“含氯化鈉98%以上,其餘包括鐵、鈣、鎂、鉀、鋅、矽、銅等80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在本身極小的數量裡,談論其中2%甚至更少的其他成分對人體的益處,顯然不靠譜。畢竟每天食鹽攝入量太低,指望通過吃鹽來攝入鈣、鐵等礦物質,荒誕不經。
由此看來,網紅鹽不過是利用部分消費者好奇、嘗鮮乃至迷信外國商品的心理,用模棱兩可、華而不實、誇大其詞的廣告宣傳推銷產品,花言巧語地給食鹽披上了“出身高貴”“富含礦物質”等華麗外衣,在賺取普通食鹽數十倍、數百倍的巨額利潤的時候也在收取消費者的智商稅。
對網紅鹽不可等閑視之。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平台要依據《廣告法》《食品法》等法規約束、規範商家的不實宣傳,嚴格查處違規營銷行為,加大監管、宣傳力度,給網紅鹽“祛魅驅邪”;另一方面,廣大消費者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審慎看待“華麗外衣”下的網紅鹽等網紅商品,不要輕易上交智商稅。(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斯涵涵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