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不少城市,都可以看到年輕人利用汽車後備廂擺攤的現象,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後備廂經濟”已成為網絡熱詞。而他們所售賣的商品,也不止於傳統的水果、鞋襪、燒烤等,不少還是文創商品。在地點選擇上,這些打著LED補光燈、外放流行歌曲、貼上新潮銷售推廣語的後備廂攤點,也不再是設置在一般的居民生活區,而是公園、廣場等市民休閑活動的聚集區,甚至一些由地攤、後備廂攤點構成的“夜市”,還搬到了年輕人聚集的CBD(中央商務區)。它們成為點燃城市夜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沒有人會覺得它與城市不搭調。相反,它們還給城市生活增添了新的樂趣。
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後備廂經濟”雖然與普通地攤看起來很像,但又有所不同——每一輛車的後備廂更像是一個濃縮版的商店,其中不僅體現出經濟屬性,更彰顯著攤主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品位,還融合了社交、文化屬性,與汽車文化、美食、夜生活、露營經濟等新業態緊密相連。同時,它也給年輕人創業提供了新的機會。比如,一些年輕人設計文創產品、新式奶茶、個性咖啡等,最初還不具備開店的能力,便能以擺攤的方式來進行試驗、推廣。在這個意義上,如今的城市地攤,也可以說是創業、創意的孵化地。
可見,“地攤經濟”可以很時尚、新潮,并且有越來越多的都市青年參與其中。對之予以因地制宜地包容、規範,為它們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間,也是平衡市容與民生、經濟、創新的務實之道。(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朱昌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