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行業步入正軌?
早期因為沒有相應的監管,電子煙曾一路狂奔。2018年起,國內電子煙市場逐漸走熱,國內許多廠商不再滿足於給海外品牌代工,逐漸創立自己的電子煙品牌,連帶著整個產業鏈裡的品牌商、供應商、代理商都賺得盆滿鉢滿。
去年末,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卷卷智庫聯合發布了《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其中提到,截至2021年末,我國共有電子煙制造及品牌相關企業超過1500家,其中,制造商企業1200餘家、電子煙品牌企業200餘家以及120家左右的煙油企業。
如今各種新規接連落地,野蠻生長的電子煙行業也還沒能達到瞬間合規的程度。10月初,電子煙國標已經開始實施,盡管店裡只剩下了孤零零的幾個煙草口味的煙彈,但在北京商報記者問及水果味是否有存貨的情況下,朝陽區另一家電子煙的銷售人員則表示可以添加微信,還有少量存貨。
至於煙具上的兒童鎖,該銷售人員表示,“根本防不住,那個鎖特別簡單,煙袋連著插拔三下就解鎖了”。
“落地是標准出台後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的采訪時,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稱,舉例而言,電子煙很早就在網絡上禁售了,但其實還有很多人在綫上變相銷售,比如將關鍵詞變為霧化器等,誰來查、責任主體是誰、具體法規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禁售調味電子煙也要面臨同樣的落地問題,好的想法和好的標准不能讓實施不到位拖了後腿。
事實上,在去年6月,趙景已經感覺到了行業風向的轉變,“那時候大家就已經知道國家會有政策,但是摸不清政策的走向是什麼,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們很希望政策趕緊下來,這樣也不用一直提心吊膽了,政策下來之後再將產品規模化,他們一旦規範起來,也會幫助他們把市場占有率比較小的雜牌子過濾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