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所使用的鈾材料,絕大部分都來自廣東。日前,曾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作出巨大貢獻的廣東地質勘查局迎來了她的50華誕。
記者採訪了當年找鈾地礦隊的技術負責人、原廣東省地質勘查局副局長覃慕陶老人,他講述了一代地質人為中國原子彈上天而艱苦找鈾的故事。在他的技術指導下,廣東地質人打破了當時國際公認的權威
|
1964年,用201鈾礦材料製造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
論調,在粵北山區的花崗岩體中,找到了多處大型富鈾礦,其中211鈾礦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一處花崗岩型鈾礦。
●當年廣東發現多處放射性異常點
今年75歲的覃慕陶老人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以前,廣東從沒有開展過鈾礦勘查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為建設強大國防,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發展中國自己的核工業。在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聯合尋找鈾的合同撤回專家後,年輕的中國地質勘探人獨立承擔起為原子彈找鈾的光榮歷史使命。
1956年,南嶺區域地質測量大隊在廣東進行了1∶20萬放射性伽馬測量,相繼發現了一批放射性異常點,其中一些異常經初步驗證為鈾礦引起的。由此拉開了廣東地質部門尋找鈾礦的序幕。
●鐵錘羅盤放大鏡成找鈾“三大寶”
當時,參加找鈾的地質隊員都是20出頭的年輕小夥子和大姑娘,像覃老擔任705地質大隊技術負責人的時候,也才30歲。他們懷著國家和人民“我們也要搞一點原子彈”的期望,僅憑著一本譯自蘇聯出版的《鈾礦普查與勘探》,邊幹邊學邊總結,不斷提升找鈾礦的技能。他們在深山野嶺安營紮寨,住的是草棚和杉皮房,點的是煤油燈,白天一頂草帽、一個背包、一壺涼水,帶著鐵錘、羅盤和放大鏡等找礦三大寶,在崇山峻嶺間踏勘路線。
1958年10月初,廣東省地質局放射性檢查組8人,奉命開展鈾礦普查找礦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發現了10餘條鈾礦化或放射性異常蝕變帶,長達千米,厚度1~2米,呈近南北分佈,有較大的前景。據此,廣東省第一個鈾礦專業隊——742地質隊成立了。其後,陸續新發現上千個放射性異常點,揭露評價了數十個鈾礦點。
●發現首個大型花崗岩型富鈾礦
覃慕陶老人告訴記者,1959年11月25日,742地質隊二分隊的一支鈾礦普查小組,在技術員李炳榮帶領下,開展1∶2.5萬放射性伽馬測量找礦工作。物探操作員吳石發、陳世祥發現了後來定名為“201礦床西組”的鈾礦異常點,他們從輻射儀上發現測量點的放射性異常反應特別高。第二天一早,他們在一棵崩倒的大樹根部發現有大量的黃色土狀次生鈾礦物,異常長達70米、寬50米。後來的測定結果表明,201礦區的鈾礦儲量達到了大型礦區的標準,成為中國查明的第一個大型花崗岩型富鈾礦區。
●“土法煉鈾”上繳15公斤原料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在201礦床開展鈾礦進一步勘探評價的同時,705地質大隊的同事們就開始進行土法煉鈾。覃慕陶老人告訴記者,土法煉鈾就是將礦石放在鍋子裏燒,就像是打豆腐一樣。著名作家梁東元在《原子彈調查》寫到粵北翁源的下莊開展“土法煉鈾”的情形:“……很快,不到一個月,煉鈾廠就建成了。廠房是用樹皮、茅草和竹子搭起來的,草棚下並排豎立著幾個大木桶,用以代替浸出槽,每個桶中裝滿了碎礦、硝酸和硫酸,被浸泡著的礦石在桶裏發出咕咕的響聲,浸出來的溶液從第一個桶裏流進第二個、第三個……然後流進地下的容器裏,再從容器裏倒回到第一個桶中,反復浸泡沉澱。在這裏,用布袋豆腐包搞過濾,用鐵鍋當反應器。在另一個草棚裏,人們用同樣簡陋的土辦法,把溶液慢慢烤幹。……十來個人要足足幹半個月,才能從幾十噸礦石中煉出很少的200克鈾來。”
覃慕陶老人告訴記者,在他們“土法煉鈾”的過程中,很多人因為沒有防護裝備,甚至不得不直接用手來操作,結果死傷了好幾個同志,其中包括一位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就這樣,在短短1年時間裏,他們就向國防工業辦公室上繳了15公斤製造原子彈所必需的重鈾酸銨材料。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在中國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中,大約有2/3的重鈾酸銨材料來自於廣東,其中包括201鈾礦。為此,在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國防工業辦公室特地給廣東地質局705大隊的職工們發來了慰問電。(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