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繼鐵道部早前宣佈春運不再漲價的消息之後,主管公路運輸的交通部也隨後要求,今年春運公路客運票價不再上浮。這些舉措,在民眾籲請多年以後終於兌現,相關部門自然有構建和諧之功,但由於事出意外,春運客運市場的眾多企業亦措手不及,原本以為可以通過漲價賺多一點,政令一出只能失落一番。
南方都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不漲價的春運,出自和諧社會的政治關懷,當然深得人心。不過,客運市場開放多年,市場化程度不一。其中鐵路部門仍屬壟斷,民航業則初步開放,公路和水運市場化程度則高出很多。要在如此成分不一的客運市場,迅速將一紙政令貫徹到位,尤為不易。據瞭解,儘管有不漲價的春運政策,但各地客運票價仍以“恢復基準價”為由有所上漲。在昨天國家發改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對於各地客運票價的這種上漲是否合理,發改委的兩位官員亦語焉不詳,未能作出明確表態,顯出決策配套的倉促猶疑。
社論說,春運不漲價,始於“講政治”的行政壓力,如今面對講科學的市場調控,下一步會如何貫徹?目前,公路運輸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經營主體多元,市場競爭不小,完全以鐵路的壟斷經營相比視之,顯然不妥。在全國春運不漲價的政治意志下,無視行業現狀,再來一個“一刀切”,客運企業積極性必然大受影響。廣東是全國春運的主戰場,龐大的返鄉人流需要安全及時地轉移出去,如果一味強調不漲價的政治成效,卻不能有效調動運輸企業的積極性,春運成效亦會大打折扣。目前,廣東宣佈春運期間將減免運輸企業部分養路費、客運附加費、路橋通行費,並對運輸企業實行補貼,籍此調動企業積極性,在政策執行與市場調控結合上可謂盡心。
社論認為,事實上,中國客運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在一個確定的基礎票價上,允許上下浮動,這體現了政府監管下的市場靈活性。然而,由於鐵路、公路運輸的市場化程度不同,兩者對價格調整的靈敏度不一。這恰恰需要政府部門在貫徹不漲價的政治意志同時,更靈活地運用政策手段,而非機械傳導政治壓力,損傷市場固有的成效。令人憂慮的是,更精細靈活的政策調控,正是部門行政長期以來所缺乏的。聽命於政治正確,而堅持“一刀切”似的部門管理,正是當前科學行政的最大阻礙。這個政府管制與市場調節的問題,仍未很好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