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非洲的交流合作已進入歷史來罕見的緊密期,觸痛了西方國家的敏感神經。 |
中評社香港2月3日電(評論員 丘巒)中國與非洲的交流合作已進入歷史來罕見的緊密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此次非洲八國的友誼之旅、合作之旅,是一大明証。對此,西方的神經發生了更加嚴重的陣痛,更多的非議在生發。
在西方的眼中,中國與非洲的來往犯下了“五宗罪”,哪五宗?
第一宗“罪”,就是西方輿論長期來攻擊中國在非洲實施“新殖民主義”策略的“大罪”。“新殖民主義”是西方已經確定的中非關係的“原罪”。不管中非關係的實質如何,中國就是非洲“新殖民主義者”,想推都推不掉。
對此,中國是相當惱火的,認爲西方無視中非關係中的平等合作、互利雙贏本質,惡意挑撥中非關係,企圖阻止中非建立和發展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第二宗“罪”,中國同非洲國家發展關係就是為了奪取石油,為了攫取非洲的能源。石油是西方社會百年來經濟發展的動力,所以西方深信不疑,中國如果不設法壟斷非洲石油資源,很難獲得經濟的長足發展。
對此,中國的溫家寳總理都不得不出來批駁道:中國同非洲幾個國家有石油貿易,這些合作是公開的、透明的,也是正常的、互利的。去年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不及某些大國的三分之一。
第三宗“罪”,中國的非洲戰略擠佔了歐洲的空間,使歐洲處於被動地位。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負責人迪克.麥斯納教授認為,歐洲在非洲問題上犯了疏忽大意的錯誤:“中國政府在世界各地都被視為重要的全球活動家。該政府領導人與幾乎所有非洲政府首腦舉行會晤,這顯示出,中國將非洲視為一個戰略地區,一個戰略夥伴。而我們工業國家通常把非洲國家視為政治、經濟不穩定的搖籃。兩者之間區別很大。這導致了中國在非洲非常受歡迎,中國被非洲視為新的可以共同發展的夥伴。”
這一觀點是不用批駁就難於立足的,各自有各自的政策,成果如何,無須哀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