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港財政司將於明天公布新一年度的本港財政預算案。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表示,雖然具體內容未詳,但卻已引起各方關注,或作出忖測,或向政府提出各種訴求。財政預算關乎大筆公共資金的分配運用,對全社會各階層及各利益集團,均有直接間接影響,涉及各自的即期、長期利益,故必會引發議論。
因此,每年的財政預算季節,都是各界向政府加強游說,希望當局能循對其有利的方向來設計開支及稅收,今年亦不例外。隨著市民日益關注自身利益,政府施政接受民意監察程度日高,財政預算也自會更多地受到各方訴求的影響。這已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當局只能因勢利導,一方面順應所求,另一面審慎理財。
社論指出,上年度財政盈餘或將遠超原來預算:財政司本預計有五十六億元盈餘,但由於經濟、股市及房地產等均表現強旺勢頭,令稅費收入大增,故據專業界人士估計,上年度或會有逾三百億元的盈餘,高於預定的目標數倍。在這情況下,自更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訴求,一方面希望政府能通過減稅減費等來“還富於民”,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能在各自利益攸關的領域增加開支,兩方面的呼聲同樣響亮。
主要的要求自然是減稅,包括薪俸稅、利得稅等直接稅及間接稅等。最近新加坡減低利得稅率至一成八,已非常接近本港水平,故被視為加大了本港有的減稅壓力,否則難保本港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實際上新加坡政府又同時提高銷售稅兩個百分點以防稅收驟減,故不會影響本港在稅收方面的競爭力。而且這種轉移稅負的做法早為港人強烈反對,令政府要停止推介銷售稅,故不可仿效。多年來香港的優良傳統之一,正是不在稅收上給予投資者特殊優惠,以免與鄰近地區形成減稅引資的惡性競爭。今後仍應堅守此原則,繼續由改善投資環境來招引商家。事實上,目前本港引資面對的最關鍵障礙乃成本過高,尤其是房地產價格偏高。政府若能在這方面加以改進,則
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肯定勝過減利得稅。降低成本令賺錢更易,多交點稅也可接受;相反若因成本高賺不了錢,則稅率再低也沒有用。
另一方面,減薪俸稅卻可直接令更多港人受惠,從而切實體現與民共富,及以民為本的施政方針。這可包括減低標準稅率、邊際稅率及擴大免稅額等,後者對低下階層人士尤為有利。
社論指出,當然,減稅利民雖是好事,但為保持香港的財政紀律及經濟穩健,政府在考慮各方訴求而制訂財政預算時,必須認真注意以下兩項:(一)要恰當平衡各方利益,而這些利益每有矛盾。如商界想減利得稅及擴闊稅基,與要求增加福利或其他開支的群體對立。政府在求取平衡時,必須貫徹公平公正的原則,否則難以服眾。(二)要堅持積穀防饑及節制開支等穩健理財的方針。在減稅後更要大力改善資源運用效率,並嚴限開支升幅,切勿以為本港財政儲備豐足,便可大手大腳花錢。因此,有人建議財政司推出一次性的減免稅費措施,既可利民而又不損長遠的財政健全,確是可行的折衷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