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萬眾期待的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今日在京開幕,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將於五日亦在京開幕,二百多位來自香港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昨日抵達北京,代表港人履行職責,參與國家大事。而另一活躍京城的“香港兵團”─採訪兩會的香港記者多達三百五十人,開始向香港發回詳盡的報道,有關“兩會”的消息海內外升溫,顯示一年一度的中國政治盛會不僅全球矚目,與回歸後“當家作主”的香港人更是“零距離”。
社論指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也是香港特區政府制定《“十一五”與香港發展》行動綱領的第一年,風雲際會的“兩會”因此受到香港普羅大眾廣泛關注,大到國是、香港路向,小到投資理財、規劃未來人生,全國“兩會”走進港人生活。 內地民眾廣泛關注的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節能減排兩項硬性指標,以及切實解決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今年“兩會”的這些熱點,同樣也是港人聚焦所在。 秉承“買樓增值”的傳統智慧,港人在內地購置的樓宇面積,“再造”了好幾個香港,單是二○○六年全年,港人內地置業單位數目達二萬三千個,涉及金額約一百四十七億人民幣。物業的使用權是否維持七十年?期限屆滿後產權如何處置?“兩會”將出台的物權法,希望讓港人買得放心。
源自香港的投資,長期高居內地外來投資額的第一位,截至二○○六年十月,香港投資內地實際金額累計二千七百五十億美元,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額的四成一,僅在泛珠地區就開辦逾十三萬家港企。將來“兩稅”合併後,進軍內地的港企所得稅怎樣計算?“兩會”將審議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期望也令港商“心水清”。
社論點出,節能減排兩項硬性指標雖在內地實行,但與港人也是“零距離”。尤其是毗鄰港澳、港企“扎堆”的珠三角,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直接關乎香港的空氣、水源和食品的清潔安全,港人豈能袖手旁觀?北望神州,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近年浮現的問題、爭議,港人似曾相識,這些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中高發的問題,多是發達國家和地區曾遭遇、香港政府和市民合力打過的“攔路虎”。
經濟發達的香港,已普及九年免費教育、超過七成的市民享受公共醫療、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政府的公營房屋。這種由港人創造、還富於民的公營教育、醫療和住房體制,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一樣,蜚聲國際,被譽為社會福利方面的“香港模式”。香港奉行的與內地不同的這一“制”,同樣可供“一國”其他城市參考與借鑒。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兩會”提案中,不乏結合香港經驗、為內地問題把脈的建言,不乏推進兩地交流合作的獻策,為春暖花開的北京,帶去港人的祝福和關心,貢獻香港的經驗與智慧。
社論最後表示,祝二○○七年全國“兩會”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