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扁政府推動公營事業更名,引發各工會抗議;蘇貞昌強制中正紀念堂改名拆牆,引發“中央”與“地方”管轄權之爭;陳水扁宣布“四要一沒有”,導致台股慘跌。民進黨這波綿密的“台獨”神經戰,已“成功”地將政局攪成一攤汙水。
社評說,不顧執政責任,卻粗暴製造社會緊張對立以榨取政治利益,這是民進黨多次運用的割喉戰略。但是,無論多麼殺氣騰騰,民進黨最近這些策略其實已逐漸露出其貧乏的底蘊──包括思維的枯竭及手段的窮盡。簡單地說,這些議題都只是在陳年的歷史殘餘中翻尋食物,民進黨也許還能找到少許養分來餵養其追隨者,但大家都已經嗅到了空氣中那股餿味。
公營事業更名“台灣”,固能滿足若干人對獨立或台灣主體性的想望,但如此單薄與形式化的作法,對任何誠懇或忠實的信仰者而言,其實與欺騙無異。陳水扁自己享受了七年執政的名利和權位,卻只在最後一刻匆匆塞給深綠支持者一點碎屑,這能讓他們獲得“領聖餐”般的心靈救贖嗎?
社評表示,再說,在粗糙的改名過程中,許多員工起而抗議政府侵犯他們的公司自主權及品牌資產,中華郵政董事長賴清祺更在公司改名為“台灣郵政”當日辭職;當權者的這些作為,不都是一種變相的“政治迫害”嗎?民進黨在指控蔣介石為二二八元凶時,沒想想自己手下的冷酷嗎?
中正紀念堂改名及拆牆的問題,更暴露了民進黨在歷史垃圾堆中拾荒的心態。中正紀念堂早已成為一座市民公園和國際觀光景點,卻因為“中正”二字而懷璧其罪。民進黨若有心,也許可把“去中正化”過程設計得更民主、更開放,爭取更多社會支持。不料,蘇貞昌卻採取了最惡劣的“行政掛帥法”,直接運作相關部會草率通過決議,馬上就要改名拆牆,把正名的利得裝進自己的口袋。
社評指出,可惜,民進黨在這裡不僅碰撞到了台北市政府“管轄權”的法律界線,更碰撞到了民眾尤其是台北市民的強烈反對。對人民而言,改名及拆牆,不免觸及了他們的歷史記憶及美感經驗;蘇貞昌敢說改名及拆牆是為了更開放、更親近民眾,那麼,能不問一下公眾的想法嗎?更何況,可否拆牆,需經台北市政府同意;政府如果敢不顧法令蠻幹到底,不怕日後它新建的“民主紀念館”變成全民塗鴉、嘲弄的對象嗎?
我們之所以說民進黨是在靠歷史的剩餘度日,不只因為“去中國”、“去中正”之類的行動都已是台灣歷史的陳年遺物,更因為對民進黨自己而言,這些也都已是炒作過一二十年的議題。執政七年,仍然還在咀嚼相同的議題,這嚼得出什麼營養?最荒謬的是,陳水扁最近以“四要一沒有”來顛覆自己的“四不一沒有”,只提供了獨派一天的振奮,最後卻是府、黨、政分別出面幫他修正、否認和圓謊。這個舉步不知往何處去的“總統”,恐怕也逐漸變成台灣歷史的腐植土了。
社評認為,回看在野年代的民進黨,是靠著訴求社會正義和政治改革,而取得了廣大的社會支持。現在,它卻不再討論正義,不再重視民生,不再正視現實,而一路往歷史的角落裡退縮。這誠然是民進黨的可悲,也是台灣民主的可悲。一旦人民的歷史悲情被剝削殆盡,或在重複操作中變得麻痺無情,虛假的“正名”運動要如何走出下一步?
民進黨急著把自己的民主“功績”放進民主紀念堂展示,從某個角度看,和當年國民黨興建中正紀念堂的心態沒什麼兩樣,都只有執政者的歷史角度,沒有人民的現實評量。但蔣介石走時還留下一個進取的台灣,陳水扁丟下的卻將是一個散掉的台灣,因為民進黨已經失掉了向全民訴說願景的能力,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