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著名的地震學權威尼古拉耶夫對核爆炸與地震的關係曾作了如下論述:“核爆的後果從來不是立刻出現的。地震有可能在爆炸之後兩天、一周或幾周之後發生。這一延遲出現的後果使地震武器具備了極強的隱蔽性。因此,任何一方都難以斷定,本地發生的地震是否與數日前發生於幾百公里外的一次核爆炸有關。”
“水星計劃”
1987年11月30日,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下達命令,加速對大地構造武器,即地震武器的研究工作,這就是“水星計劃”。
“水星計劃”旨在要求加緊研究出能摧毀敵方戰略目標的地震武器。計劃的細則包括:確定近期預報和長期預報的主要參數;研究安裝在航天器上的預報裝置的戰術和技術資料;研究利用弱地震場對震源進行遠距離作用的方法;研究利用弱地震場傳送爆炸産生的地震能的可能性等。
爲了保證克里莫夫小組工作的順利進行,蘇聯國防部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地震科學家鮑恰洛夫爲首的督察小組。鑒於克里莫夫的工作進展,鮑恰洛夫建議克里莫夫小組首先研製“構造彈”。1988年,克里莫夫小組在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巴特金市以東50公里處進行了首次實驗。
蘇聯在地震武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克里莫夫曾自信地說:“如果我們願意的話,不但可以在可能發生地震的地方引發地震,而且還可在不大可能發生任何地震的地方引發地震。”但是,由於蘇聯解體,克里莫夫進行試驗所需的大批資金沒了著落,這項毀滅性試驗也被迫中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