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聯合國安理會在去年12月通過一項決議,對伊朗實施貿易制裁,但是,安理會的制裁顯然對伊朗起不了任何作用,因為德黑蘭依然繼續進行其核計劃。如今,六大國再次就一項更廣泛的制裁決議草案達成協議,但這項行動最終能否迫使德黑蘭放棄核子作業,情況並不樂觀。
文章指出,當美國總統布什在2003年3月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安理會由於無法阻止單一霸權的軍事行動,而備受廣泛抨擊,威望已經蒙上陰影。在伊朗總統內賈德的眼中,安理會同等於一個毫無約束力的機制,是西方大國試圖掌控國際局勢的工具。
因此,即使新的決議草案獲得表決通過,對於早已不把安理會制裁行動放在眼里的內賈德政府而言,這次又豈會遵從安理會的要求呢?
文章分析,在外交方面,伊朗一直都非常活躍,不但自詡為中東區域強權,甚至經常週旋於國際間,絕對不甘心任由六大國擺佈。長期以來,伊朗通過鮮明的反美立場,能夠輕易拉攏那些不滿布什政府的國家,對美國形成一股反對勢力。
換言之,伊朗並非孤立無援,倘若美國致力推動安理會通過擴大制裁行動草案,難保不會在國際間掀起一陣反美浪潮,美國利益將會受到挑戰,整個問題亦將變得更加棘手。
更嚴重的是,六大國每次都須經過艱苦的談判,才達成相關協議,較後還須獲得安理會15個理事國表決通過,決議草案才會成效。換句話說,這顯示了列強其實並非站在相同立場,而經過一連串冗長的談判程序,間接促成伊朗擁有更多時間來進一步研發核能。
文章表示,隨著時間的流逝,伊朗掌握核武的能力將日益增加,而六大國扭轉局勢的空間和機會則將變得越來越小。安理會這次如果通過擴大制裁伊朗的決議草案,六大國能否在制裁行動中,採取更一致和果敢的決定,關係到伊朗核問題未來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