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日本媒體駐京記者的聯合採訪,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 |
|
溫家寶總理和日本記者合影。 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在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朝日新聞、讀賣新聞、共同社、日本廣播協會等16家日本新聞媒體駐京記者的聯合採訪,回答了記者提問。
新華網報道,以下是溫總理接受專訪答問全文:
溫家寶:女士們,先生們,早晨好!在訪問日本前夕,我很高興接受大家的採訪。我深深感到這次訪問日本,責任重大,有一種使命感。中日關係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推進兩國關係向前發展。我也希望兩國的記者們都多做促進中日關係的工作。現在我願意回答你們的問題。
記者:今天非常感謝溫總理百忙中為日本記者提供這樣的機會,請談談你對日本的印象和對這次訪問的期待?你此訪將向日本領導人和國民傳遞什麼資訊?
溫家寶:我期待著這次訪問取得成功,真正成為一次“融冰之旅”;我期待著同日本領導人就兩國關係的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推進兩國關係的發展;我期待著同日本人民接觸,更多地了解日本,也讓日本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國,增進互信和友誼。
15年前,我訪問過日本,那也是在櫻花盛開的時節。我親眼看到日本國家的繁榮和發達,也感受到日本人民勤勞、智慧的品格和創新、進取的精神。我對日本更多的了解是從歷史中得到的。中日兩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這種交往規模之大,領域之廣,影響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間也有過50年不幸的歷史,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為鑒,就是要吸取歷史的教訓;面向未來,就是要開闢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我想通過訪問向日本領導人和國民傳遞這樣一個資訊: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係,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民願望。中國人民希望同日本人民一道,攜手共進,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
記者:你曾表示,安倍首相訪華是“破冰之旅”,你此次訪日是“融冰之旅”。你認為中日關係如何才能持續、穩定發展?雙方將發表的共同文件內容是什麼?中方是否會邀請安倍首相訪華?胡錦濤主席會否年內訪日?
溫家寶:中日兩國關係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是中日間的三個政治文件。這三個政治文件是兩國關係的基石,它從政治上、法律上和事實上總結了兩國關係的過去,指明瞭兩國關係的未來。只要遵循三個文件的原則和精神,兩國關係就能夠持續穩定發展。
這次訪問期間,雙方將形成一個共同文件,文件將反映兩國構建戰略互惠關係的願望、內涵和主要任務。這是一件大事,標誌著中日關係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中日構建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則是:增進互信,信守承諾;顧全大局,求同存異;平等互利,共同發展;面向未來,加強交流;密切磋商,應對挑戰。安倍先生就任首相後,第一次外訪就選擇了中國,我們對此表示讚賞。他上次訪問的時間太短了,沒來得及到外地去看看。這次我們見面時,我會邀請他在年內訪問中國,到中國其他地方走一走,多了解中國。日本領導人多次邀請胡錦濤主席訪日,我相信胡錦濤主席會在雙方方便的時候訪問貴國。
記者:今年是盧溝橋事變70週年,是歷史問題比較敏感的一年。如果靖國神社問題和歷史問題再度升溫,將給中日關繫帶來什麼影響?如果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中國政府將作何反應?
溫家寶:眾所週知,前一些年,日本個別領導人多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給兩國關繫帶來了嚴重後果。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希望這類事情不再發生。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週年,也是“七·七”盧溝橋事變70週年,中日關係既面臨著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挑戰。中日雙方應該站在戰略的高度,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希望日方不再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
通過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安倍首相去年實現了對中國的訪問,雙方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障礙達成共識。中國古代先賢孔子說過:“與國人交,止于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貴國人們也常說:“無信不立”。我希望安倍首相能以中日關係大局為重,珍惜中日關係來之不易的重大轉機,信守承諾,繼續努力,推進中日關係的順利發展。
記者:你認為應如何解決東海油氣田問題?關於共同開發,中方是否考慮制訂新的方案?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政治決斷,如何才能打開這一困難局面?
溫家寶:東海問題是涉及兩國利益的重大問題,中日雙方都十分關注。為解決東海問題,我們提出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積極地推進磋商進程,努力尋求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最近中日雙方就東海問題進行了又一輪磋商。總的看,磋商是積極的,我們對此感到高興。“萬事開頭難”,但我們相信,只要雙方共同努力,加強磋商,終能在和平解決分歧問題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使東海成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