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禁售令”被誤讀 俄非全面禁外國人零售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6 18:18:21  


莫斯科切爾基佐夫市場一角。中評社記者攝

  新聞背景 

  從“灰色清關”到“禁售令” 

  俄羅斯特有的“灰色清關”現象最初起源於俄羅斯邊境貿易上小額混裝商品的包車包稅,隨著運輸方式及貨物數量的變化演變成了現在的“包機包稅”。受利益的驅使,俄羅斯一些有背景的人物,與海關部分官員內外勾結組成了“通關公司”,通過提供外國商品報關入境服務漁利。 

  根據俄羅斯法律,負責俄羅斯海關事務大政方針的俄羅斯聯邦國家海關委員會,負有“為優先發展俄羅斯聯邦經濟和為俄羅斯參與世界經濟聯系創造良好條件”的責任,所以,俄羅斯海關最初對“灰色清關”採取了默許的態度。由於監管執法不到位,具體操作時,清關公司為謀取最大利益,通過少報、瞞報等五花八門的手段偷逃稅款,實際貨主和俄羅斯稅務機關對此都心知肚明,稅務部門受制於既得利益集團,無法全面徹底地根除灰色清關現狀,只能採取脈沖突擊式的行動查繳可疑貨物。 

  “灰色清關”給溫州鞋等“浙江制造”帶來了無盡麻煩。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疑問是,為什麼明知通過“灰色清關”的貨品在俄羅斯市場只能算“黑貨”,一貫以精明著稱的浙江商人卻依然沒有吸取教訓呢? 

  答案是,“灰色清關”幾乎是溫州鞋等“浙江制造”進入俄羅斯的惟一途徑。據溫州市有關專家介紹,由於俄羅斯行政執法上的不透明,有些部門的瀆職和濫用權力,溫州鞋如果選擇“正常”的報關手續,一般要等半年以上,而且最後辦還是不辦仍是個未知數,但鞋子的季節性分明,溫州商人只能鋌而走險。這就像是讓一個孩子掏身份証,卻又不給他辦理。一個兩難選擇擺在溫州商人面前:報關,等不起也拖不起;而不報關選擇清關,卻可能要輸得血本無歸。近年來,中俄兩國針對“灰色清關”已展開了多輪探討。 

  2003年,中俄兩國便成立雙邊貿易協調小組,中方首席代表是副總理吳儀。這個協調小組的一項使命,就是打擊非法清關機構,解決歷史遺留的“灰色清關”。 

  2004年1月1日,俄羅斯開始實施新的《海關法》,進一步明確將對任何“灰色清關”行為予以懲處,輕則補交稅費、沒收商品,重則追究刑事責任。 

  2005年6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建議,中俄雙方應花大力氣規范雙方在海關、商檢等方面的行為。雙方應進一步發揮業已建立的規范貿易秩序合作機制的作用,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解決出現的問題。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專家對法制日報表示,俄羅斯目前存在的腐敗問題是“灰色清關”的最大誘因。在俄方對其自身問題沒有很好解決的情況下,中方想單方面解決並不容易。國際慣例讓人始料不及的是,糾纏二十餘年的“灰色清關”舊案未了,現在俄羅斯又頒布“禁售令”。中俄貿易可能又添新麻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