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上午,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辦公室。接受記者專訪時,袁隆平興致很高,妙語連珠。 |
對話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劉漢俊:袁院士是紮根大地的巨石
這次帶領中央採訪團前來湖南的劉漢俊,官方身份是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42歲的他除了是新聞學博士,還是中國作協會員。昨晚(5月9日)在他下榻的九所賓館房內,面對記者的頻頻“發難”,他從容作對,儒雅大氣。
瀟湘晨報:這次中央採訪團採訪袁院士是由哪個部門牽頭組織的?總共有多少媒體參加?為什麼要組織這次採訪呢?
劉漢俊:是由中宣部、農業部、科技部聯合組織和發起;有23家全國知名媒體參加,共39名記者;這次陣容很強大,應該說規格相當高,僅中央電視台就來了6個欄目的記者。
採訪袁院士適應科學發展觀,符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對促進和諧世界、增進科學精神都是必要的,因為時代和社會都需要倡導袁院士的這種精神。
瀟湘晨報:我注意到這次中央採訪團中,也有幾家專業性較強的媒體,比如《法制日報》等,這是不是有點無的放矢呢?
劉漢俊:不同媒體有不同受眾,我們力求讓更多的讀者和觀眾感受到袁院士的魅力,讓更多的人被他的精神打動和征服。
瀟湘晨報:這種集團式,運動式的採訪,就像一種大風,對於一些採訪對象來說,大風過後什麼都沒有了,而對於袁院士來說,似乎不需要靠這種採訪來發現,因為他已經是一顆參天大樹了。
劉漢俊:對,袁院士的份量如巨石,紮根在這塊土地上,任何風暴都不懼,自成一道永恆風景,之所以這次組織了這麼多媒體前來,一方面是袁院士最近就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另一方面來的均為大牌資深記者,發表後,我們想把作品結集出版。
瀟湘晨報:寫人物,要挖掘人物的閃光點及美好品質,我認為應細細地體味,才可收入木三分之效,否則徒有其形,難窺其神,這次採訪團的記者中,對袁院士有的並不是很熟悉,而採訪只安排了幾天時間,會不會倉促了些?
劉漢俊:不知道袁院士的人不多,不知道袁院士的記者是不合格的,來之前,我對袁院士進行了全面了解,提煉出“科學、愛國、奮鬥、奉獻”4點報道精神,概括出“政治、歷史、科學、社會、文化、國際”6個報道背景,幫大家梳理出了一個思路,便於大家在短時間內出精品。
瀟湘晨報:您前面談到的六個報道背景中,其中提到國際背景,您能展開談談嗎?
劉漢俊:關於國際性,一是糧食問題被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而在這方面袁院士幫助美國建農場做水稻,實際上促進了國際社會和平,這是我國在基礎科學方面的旗幟之一。
瀟湘晨報:您開始在講話中說起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安德斯﹒佛勒斯特羅姆教授關於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判標準,認為袁院士的雜交水稻是很有希望的,是嗎?
劉漢俊:不能這麼理解,安德斯是諾貝爾評審委員代表團團長,按照諾貝爾獎對這個領域和平獎的評定標準,一是基礎科學研究,二是實用技術研究,三是在轉化成對人類有益的成就方面,我覺得袁院士的研究領域及發展成果符合這個評判標準,這只是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心中的一種期盼,畢竟它困惑了幾代知識分子了!
瀟湘晨報:一個諾貝爾獎就這麼重要嗎?
劉漢俊:我並不是說非它不可,但站在一個評價體系上看,它是中外科學進步與否的一個比較參照,同樣是中華民族強大的一個參照,所以我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