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在昨日召開的“泛珠三角商貿通關便利化論壇”上,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兩地海關可以互相配合,全面抓緊電子化通關的國際趨勢,加快發展電子平台,合力邁向“統一電子報關”和“共用電子數據平台”的最終目標。顯然,特區政府將以新思維加快兩地基建銜接,促進經濟融和。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但要真正提升香港物流業的競爭力,本港還須進一步調整抱殘守缺、自我中心的心態。
去年,“9+2”區域內部的進出口總額達到1,215億美元,佔內地對港澳貿易總額的72.1%,比上年增長24.9%。經香港轉運的泛珠三角區域內地九省區進出口貨物達2,461.1億美元,佔泛珠三角區域內地進出口總額的39%,增長16.1%。在泛珠區域物流急速增長的情況下,內地在5年前,已經實行電子報關提升效率,而香港在陸路口岸,卻仍然使用人手報關,這令人不可思議。其實香港並不缺乏資金和技術實現電子化通關,而是缺乏新思維以適應泛珠區域日新月異的物流發展趨勢。
社評說,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的合作,走過了曲折的道路。首先是出現將香港與內地發展相分離,固守自我的心態,以至於劃地為牢,限制了本港尋找經濟出路的視野,令兩地合作浪費了數載光陰。其後,在內地經濟迅猛發展情況下,香港雖省悟到須加強合作才有出路,但仍抱殘守缺,或抱有自我中心心態,導致香港跨境基建設施發展步伐追不上內地。
香港曾一再向泛珠區域提出要避免重複建設,這雖有合理的一面,但另一面卻暗示,香港有的內地就不要搞了,要內地停下來等香港。廣深港高速客運專線(區域快線),廣東已經開工並將於09年啟用,但香港一直未決定接駁方案,其中一個利用北環線接駁西鐵的方案,只會使廣州至香港的快線止於深圳,入香港境內便是慢線接駁,這與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功能和地位都不相稱。
在泛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藍圖上,海關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電子通關方面,香港海關正積極興建電子預報道路貨物資料系統,以建立一個無縫的清關平台,該系統預期於2009年推出使用。香港應從建立無縫清關平台開始,以新思維全面加快兩地基建銜接,促進兩地經濟融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