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朝野“立委”飆車式修憲,如今必須面對激烈的“鬩牆之爭”,“立法院”也必須有完整配套因應新局,否則只是增加“立委”綁架委員會的誘因或便利性,可以預見,“熱門”的委員會一定是搶破頭,而財團或利益團體的影響力將更明顯。
聯合晚報指出,只有113席的“立法院”,“立委”權力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在各個委員會更是“喊水會結凍”。如果,財政委員會只有11至12 席,在1/3的開會門檻,等於4人就可成會。依規定,出席委員會過半決議,即使加上出席不足3人不得議決,也就是說只要4人,就可讓一個法案完成委員會審查。
另一方面,在單一選區的“配合”之下,“立委”勤於經營基層,未必專注於“立院”問政,過去天天往返“立法院”、選區的“立委”只會越來越少,而且經營選區的理由絕對是理直氣壯,在出席率不彰的情況下,自然容易為少數人把持,彼此輪流替自己屬意或背後壓力團體“點菜”來護航,委員會將形同“肉桶立法”。
“立委”席次225,可以限制“立委”參加一個委員會,因為每個委員會上限21人,特定人要介入的情況不容易也不敢明目張膽。只是席次減半,如果委員會無法隨之減半,至少必須有更週延的配套方案,否則“門戶洞開”,修憲,只不過是讓地方型、財團型政客進入“立法院”開啟一扇“方便”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