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一國兩制”為香港創新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3 09:42:19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香港慶祝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大公報》出版了《香港回歸十年誌》。這部煌煌巨構,舉凡五百萬字,詳述香港十年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其中不乏寶貴的經驗;“十年探索、十年實踐、十年發展”在這部十年誌中可以找到一個個生動的鏡頭,一篇篇精采的文章。

  《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先生為《香港回歸十年誌》寫了序。序中高祀仁先生把香港回歸十年稱為“十年嶄新的歷史”。其“新”有四:一是“新”在香港政治民主得到新發展;二是“新”在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實現新融合;三是“新”在香港社會各方面出現了新氣象;四是“新”在香港的國際影響得到新提高。這四“新”其實正是胡錦濤主席日前蒞港參加十年慶典活動所說的“新變化、新發展、新進步”的註腳。

  香港政治民主得到新發展,這一頁是回歸後,香港市民真正當家作主開始的。沒有香港的回歸,沒有“一國兩制”的國策,沒有香港特區政府的成立,沒有香港基本法的實施,香港政治民主得到新發展是不可想像的。在港英治下,港督從來都是英倫委派,香港市民從無這方面的民主選舉權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之前,香港市民也沒有選舉立法機構、區議會議員的權利。而回歸十年“香港先後舉行了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三屆立法會選舉和兩屆區議會選舉”。十年中香港市民享有的政治民主權利大大超過港英統治的一百五十年。這樣的新發展在人類社會政治轉變史中極為罕見。這是“一國兩制”的偉大成就;其“新”十分耀眼,足以稱道寰宇。

  社評說,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實現新融合,這一頁是從香港回歸後,回到祖國母體、真正實現“兩地優勢互補、互利雙贏”開始的。沒有香港的回歸、沒有在一國框架內的經濟互動,要實現香港與內地經濟的新融合也是難以想像的。香港回歸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港資流入內地,港商投資建廠,兩地經貿雖然越來越緊密,但還談不上經濟融合或曰融合的層面十分膚淺。回歸後,國家經濟迅速增長,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無限機遇。在一國框架內,CEPA、個人遊、香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QDII等不僅成為可能而且大為方便,香港與內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大大促進了兩地經濟的融合。這樣的新融合不但層次加深,而且前景廣闊。

  香港社會各方面出現了新氣象,這一頁是以香港回歸,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一種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新的價值理念正在形成為標誌的。這種新的價值理念突顯了文化包容共存的特性,而“一國兩制”的人文精神正是講包容、講共存、講和諧,為社會穩定和發展創造必不可少的氛圍。

  社評表示,香港的國際影響得到新提高,這一頁是從回歸後,在強大祖國的支持下,香港參與了各項有影響的國際活動展現出來的,香港現在不僅是一般的國際大都市,而且是有著強大中國背景的國際大都市。這又是“一國兩制”在為香港創新歷史的最佳證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