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明報:認清胡錦濤講話 推國民教育莫適得其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4 10:18:36  



  中國歷史應列為必修科

  社評指出,目前中、小學校,國民教育未獨立成為一個科目,只在一些學科教授相關內容,獨立成科或分科而教,問題不大,但是國民教育忽略中國歷史,則是很大的不足。現在本港學校,中國歷史科在高中並非必修科,因此許多學生只在初中階段接觸中國歷史。由於中史不受重視,回歸10年以來會考生選讀中史的人數明顯減少,而且由7年前開始持續大跌,由2000接近4萬名,跌至去年的27,005名,高考生報考中史則一直徘徊在5000之數,約只佔每年考生兩成左右。

  2009年實施的“三三四”新學制,中史地位會進一步削弱,屆時,高考只有中英數及通識科是必修科,中史納入通識科內,並非必修部分,5000年燦爛中華文化對於中國人,有無比感染力和號召力,幫助青少年有系統地認識民族、文化的淵源,他們才會對神州大地產生濃烈感情,從而打從心底裏認祖歸宗。

  社評指出,現在很多青少年認識魏蜀吳三國的人和事,靠的是日本人製造的電子遊戲橋段,說起來,真是有點可悲。我們認為,政府應該考慮強化中國歷史的地位,將之列為必修科,配合國情教育,整體國民教育才可以起到最大效果。回歸10年,港人認同祖國和認同中國人身分的比率,逐年增加,也逐步與中國有榮辱與共的情懷。神舟6號升空,港人對楊利偉的安危,牽腸掛肚,楊利偉平安歸來,他同樣是港人的英雄;劉翔奪得奧運110米高欄金牌,港人同樣歡呼;內地煤礦災變頻仍,宛如草菅人命,港人同樣咬牙切齒,假奶粉導致大頭嬰,殘害下一代,港人同罵奸商禽獸不如。港人這種人心回歸,是平順的、自然的、發自內心的;這種變化,可能不及一些人的大聲交心那麼容易吸引目光,但是哪一種態度彌足珍貴,相信不說自明。

  最後,社評表示,有學者說: “港人對歷史、文化、經濟層面的國族認同深淺程度不一,但整體上是正面的逐漸接受。港人開始重新認識中國歷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經歷中國市場的冒升。港式愛國特質,如果被強大的一統化愛國尺度所抹殺,那是一國兩制的損失。反過來,這些特質是香港對國家的貢獻,讓國族主義保持活力,而不致走向僵化的無條件效忠。”我們完全同意這樣的論述,在新階段推行國民教育之際,如何保持“港式愛國特質”,應該是當局首要考慮和因應的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