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絡版)今天發表題為“解嚴之後怎麼比戒嚴還戒嚴?”的社評,指出台灣正值解嚴二十周年前夕,民進黨舉辦“重返龍山寺”活動,重演二十一年前“五一九”當天“黨外”人士集體抗議戒嚴,儘管地點相同,場景類似,但當年爭取民主的悲壯氛圍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則是聲光效果一流的行動劇;昔日的鬥士也揺身變,成為當朝權貴。台灣雖已解嚴多年,在某些方面卻比戒嚴還要戒嚴,令人除了悲哀,更感到無奈。
社論指出,從1947年開始的戒嚴,整整實施了三十八年,不僅是近代史上民主地方最長的戒嚴,也是許多人的最痛。儘管號稱“戒嚴令只實施了百分之三”,但在“白色恐怖”時期,確實有不少人因為“涉嫌叛亂”身繫囹圄,其中罪有應得者固然不在少數,冤案、錯案、假案也大有人在;社會與經濟固然因此得以安定發展,政治與文化的管制卻對民主造成相當的負面影響。
正因為如此,雖然戒嚴有其時代背景,畢竟不是常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老百姓對百分之百的自由與民主的期待也與日俱增,自然更加無法容忍戒嚴對思想的箝制及對民主的限制,從這個角度看,戒嚴的解除當然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快慢而已。
面臨島內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以及國際上對台灣人權的密切關注,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勢必有所回應,再加上鄧小平其時正在大陸積極推動開效政策,如果台灣仍然戒嚴,兩相對照,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必然造成莫大的傷害。所以,說國民黨解嚴是迫不得已也好,是大勢所趨也罷,基本上都有一定的事實根據!儘管如此,我們仍然不得不肯定蔣經國的睿智,在當年的氣氛下,許多黨政軍高層,尤其情治系統,都擔心解嚴會危及社會安全,導致國民黨失去政權,但經國先生卻體認“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在變”,毅然決定解決戒嚴,開放黨禁。可以斷言,如果不是經國先生,戒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台灣走向民主的時程也必然延遲,縱使不發生流血事件,但至少也不會有世人稱道的“寧靜革命”。
社論表示,無庸贅言,民進黨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確實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於解嚴也當然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儘管我們反對其國家認同立場,卻必須承認,若干“黨外”人士與民進黨員,確實對台灣的民主功不可沒。不過,撫今追昔,又令人不得不感慨萬千!試想,昔日領導黨外流血抗爭的鬥士如今安在?施明德、許信良、林正杰之輩,為什麼一個個都自我放逐,遠離民進黨?反而是一些耍嘴皮的律師坐享他們犧牲奮鬥的成果?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之流,當年大聲疾呼的爭取民主法治,要求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不斷呼籲黨政軍退出三台,為什麼他們當權之後,卻反其道而行?既不遵照民主服從多數的基本原則,也不遵守憲法與法律的規範;黨政軍不只沒有退出媒體,反而從三台成了更多台!對於批評當局或不配合民進黨的媒體,動輒就扣上統派和“中共同路人”的帽子!更可笑的是,民進黨還不斷宣傳,不能讓國民黨重新執政,只有民進黨執政,台灣才會生存,試問,這不是在搞“一黨專政”嗎?這樣的作風不是比戒嚴更戒嚴嗎?顯然民進黨享受了解嚴的好處,卻把社會又重新推回戒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