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軍在80年的奮鬥歷程中,培育和形成了體現人民軍隊性質、本色和作風的一整套優良傳統。我軍的優良傳統,集中體現了我軍的特色和優勢,是我軍的寶貴精神財富。軍委胡錦濤主席多次強調,全軍要始終堅持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闢概括了我軍優良傳統的本質和核心,揭示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內在規律和基本要求。
聽黨指揮是我軍的建軍原則,是黨和人民對我軍的最高政治要求。軍隊的領導權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建軍理論的核心,它決定著軍隊的性質和無產階級政黨的前途命運。我軍作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從誕生之日起就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任務為任務。聽黨的話、跟黨走,是我軍官兵的堅定信念;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建軍之本、勝利之本。
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和胡主席始終把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為我軍建設與發展的首要問題。毛澤東同志是我軍的主要締造者,為建設一支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作出了傑出貢獻。三灣改編時,他提出並實行支部建在連上,在班、排設立黨小組,營、團設立黨委,從組織上解決了黨直接掌握士兵群眾的重大問題。1929年12月,他起草《古田會議決議》,提出了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措施和方法。長征途中,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同張國燾與黨爭軍權、分裂黨分裂紅軍的行徑進行了毫不妥協的鬥爭。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這段歷史經驗時深刻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絕不允許槍指揮黨。”他領導全黨全軍逐步完善黨對軍隊實施絕對領導的制度,堅決同各種企圖削弱和破壞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思想和行為進行鬥爭,保證了人民軍隊始終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多次告誡我們:軍隊要聽黨的話,不能打自己的旗幟。江澤民同志反覆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胡錦濤主席在領導我軍建設的實踐中,對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了許多重要論述,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如何把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地傳下去,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使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革命化建設長期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和胡主席關於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軍作為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軍隊的本質所在,為我軍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形勢下,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考驗。敵對勢力把我軍作為西化、分化的重點,竭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妄圖使我軍脫離黨的領導。我們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認清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強化軍魂意識,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指揮。
服務人民是我軍的唯一宗旨,是人民軍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軍區別於剝削階級軍隊的根本標誌,也是我軍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南昌起義的政治綱領規定,我軍要“實行土地革命,廢除苛捐雜稅,維護工農利益”。《古田會議決議》指出:紅軍必須樹立為人民打仗、為人民建立革命政權的無產階級思想。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對我軍宗旨作了明確、具體的闡述:“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確立這一宗旨,是由我軍的性質決定的。堅持為人民服務,是我軍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服務人民,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最本質的體現是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把維護和實現人民的利益作為我軍的根本職責。革命戰爭年代,我軍為人民打江山、求解放,作出了巨大犧牲。據統計,僅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就有26萬餘官兵獻出寶貴生命,104萬指戰員負傷。我軍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生產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在根據地和所到之處開展土地革命,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根據黨的政策,幫助農民減租減息,各根據地部隊廣泛開展大生產運動,減輕了人民負擔。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一面同國民黨反動派軍隊作戰,一面配合解放區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幫助人民過上當家作主的新生活。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軍忠實履行根本職能,積極參加國家建設,始終堅持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廣大官兵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體現在服從大局、服務大局上,體現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體現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的行動上,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歷史雄辯地證明,我們這支軍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永遠是人民的子弟兵。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社會環境如何變化,我軍服務人民的政治立場不會動搖,人民軍隊永遠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永遠是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捍衛者。
英勇善戰是我軍的基本特徵,是我軍履行職能使命的必然要求。我軍是在武裝鬥爭中誕生、在浴血奮戰中成長的。80年來,我軍從小到大、以弱勝強,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從中央蘇區時期“七百里驅十五日”到長征中四渡赤水,從平型關大捷到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從鏖戰上甘嶺到攻佔一江山島,我軍由打小仗到打大仗,由遊擊戰到運動戰、陣地戰、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由奪取解放戰爭勝利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英勇善戰的美名天下傳。
我軍英勇善戰,在於具有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立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遊擊戰“十六字訣”、抗日戰爭的持久戰總方針和我軍“基本的是遊擊戰,但不放棄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方針、解放戰爭的十大軍事原則等,其精義是:一切從敵我雙方實際出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敵變我變,實行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在人民戰爭戰略思想指引下,我軍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仗越打越精、越打越奇,許多戰例堪稱經典。新中國成立後,我軍根據國家安全環境、戰爭形態和軍事鬥爭任務的變化,對人民戰爭戰略戰術又作了新的發展。
我軍英勇善戰,在於具有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軍一直將進步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精神灌注于軍隊之中,使官兵樹立遠大革命理想,激發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軍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敢打敢拼、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打了許多硬仗惡仗,讓敵人聞風喪膽。廣大官兵不怕流血犧牲,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同敵人血戰到底,英雄壯舉驚天地泣鬼神。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裏,我軍涌現了一大批英模人物和英雄集體,他們的事跡廣為傳頌、永載史冊,他們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遠是我們戰勝敵人、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我軍英勇善戰,在於具有嚴明的組織紀律。建軍之初,我軍就極為重視克服自由散漫習氣、培養高度的組織觀念和建立鐵的紀律。無論是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還是在極其殘酷的戰場上,我軍官兵都能夠自覺做到嚴守紀律。在長征的艱苦環境裏,紅軍指戰員吃樹皮、啃草根,不私拿群眾一粒糧食。遼沈戰役中,戰士們寧肯忍受饑渴,也不吃群眾一個蘋果。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嚴明的組織紀律,使我軍保持了高度集中統一,增強了凝聚力和戰鬥力,保證了我軍步調一致地去戰勝敵人。
我軍英勇善戰,還在於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戰爭年代,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參戰,為我軍發展壯大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員,也為我軍作戰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援。陳毅同志曾感慨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還為我軍創造和運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奠定了基礎。同我軍交過手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和日本侵略軍,都吃夠了人民戰爭的苦頭,陷於滅頂之災。歷史昭示我們,“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戰爭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軍的職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全軍官兵要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使命意識,以增強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確保在各種複雜形勢下始終做到英勇善戰、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