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為期一周的第十八屆香港書展昨日開幕,會展中心又出現萬頭攢動的盛況。去年書展,入場人次為六十八萬,今年展期多了一天、展館也由三個增至四個,預料觀眾人數將會超過七十萬大關。
《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書展的成功,可以說是香港創造的一個奇跡。香港社會,文化、閱讀風氣並不濃厚,但為什麼每年的書展可以吸引數以十萬計的市民進場,其中還包括大批年輕人及少年兒童?這裡面實在有很好的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廣。香港書展能夠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可以歸結為三點主要原因,就是:多元、創新和務實。
書展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也有定期舉辦,如德國的法蘭克福書展就大大有名,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盛事;但是,這些書展,除了文化、閱讀層面上的交流、推介外,更重要的還是一個“交易”場所,大批出版商、書店老闆、作家、學者教授以至書評界在此交換市場訊息、簽訂出版合約,一般市民、讀者與書展的關係是不大的,非“書迷”更鮮有關心或進場。
社評表示,但是,恰恰相反,香港書展除了在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一定的“看貨”成交作用外,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面向市民大眾、普羅讀者的展銷場所;展出的書籍,不需要有什麼嚴肅內容或高層次的學術價值,作者多非名家,更多的是頭一次拿起筆的“新丁”,甚至有的出版社也名不見經傳,可能只是三兩個年輕人自掏腰包的組合而已。但就是這些“蚊型”出版社、無名作家、大眾化的出版物,構成了香港書展多元、生動、親切的特色,讀者入到會場,不會感覺到讀“正經書”的沉重,而是彷彿進入到一個巨大的“知識超級市場”,想看什麼就拿什麼,而且在五花八門的“貨架”上總會找到自己想買的“東西”,最終大包小包的買了提回家去。這種不擺“讀書”架子、不講知識高低的氣氛,正是吸引眾多市民進場的根本原因。
而且,在書展上,完全可以看到香港人頭腦靈活、高效快速的一面,今年以來股票市場節節上升,大批教人如何買股票和投資各種金融工具的書籍馬上應運而生,擺滿了書架上最當眼的地方。還有港人近年喜歡出外旅遊和講究健康飲食,這類書籍也佔去了不少位置。如果主辦當局以文化學術為唯一取向,則書展肯定不會有比三十二度還要“熱”的盛況。而閱讀本來就應該是賞心樂事,書本未必都要“文以載道”,只要“開卷”,就是“有益”。書展能夠結合市民的實際需求,推動閱讀風氣的目的才能達到。
社評認為,今年書展還有一項創舉,就是推出了以香港本土文化為主題的“閱讀香港”系列,一些結合實地考察和資料整理的書本,介紹了香港的舊樓、街道以至殯葬風俗等“集體回憶”,採用的不是學術報告而是年輕人容易接受的實錄手法,如此對保留傳統文化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還有近年大量參展的內地出版社,對提高和補充香港書展的文化學術價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些作品對港人增加對當前內地社會的了解也很有幫助。過去常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那一年一度的書展就是這個沙漠中的綠洲和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