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造假”新聞與新聞“造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0 10:37:44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現實總是比戲劇更戲劇。“紙箱餡包子”讓人驚詫了十天之後,有了更詭異的發展:北京電視台十八日晚就“紙箱餡包子”報道向公眾道歉,這則報道原來是由北京台生活頻道《透明度》欄目組一臨時人員自編自導的一條假新聞。該人士隨即也被北京警方刑拘,將依法嚴肅處理。

  大公報報道,毒奶粉、蘇丹紅、多寶魚、福壽螺、紅心鴨蛋、桶裝水……讓公眾對待有關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的報道已懷有“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不憚以最大惡意來揣度國人”的心態;加上近期中國食品安全正面臨著國際社會的疑慮,在此背景下,原本這個只應在國內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立刻被迅速放大到為世人所矚目的程度,顯示出不同於以往的衝擊力。

  曝光黑心商販本是件好事,但公然製造與社會大眾關係緊密的假新聞,如果今後再看到此類新聞信還是不信?這種新聞的“造假”比起其所曝光的“造假”更讓人困惑和憤怒。更有網友以“假『紙箱餡包子』露新聞『真餡』”來形容這一事件。

  反思這場鬧劇,儘管是造假者違背了新聞的根本原則,編造假新聞,但一條由臨時人員捏造的假新聞可以順利通過審查,出現在電視熒屏上暴露的不僅是職業操守問題,更有媒體運作模式和用人機制的問題。

  當前內地的線下媒體在與網絡的競爭中,最積極的方式莫過於拿出更多獨家、獨到的報道,以網絡為放大鏡,擴大和增強自身的影響力。面對競爭,傳媒為博取眼球以更市井的眼光操作新聞,關注的民生問題也鉅細無遺。北京一些本地媒體將全市劃分成若干“片”,一家報社有多達上百人的熱線記者去採寫各社區發生的新聞。而在電視台工作更要面對收視率的沉重壓力,為博取眼球絞盡腦汁。許多內地電視台中,都存在大量的“部聘”、“欄目聘”的“臨時工”群體,一位自嘲是“新聞民工”的非正式電視同行曾對筆者說,他們沒有社保、解決不了戶口、要拿著發票領“薪水”,但同樣要面對晝夜顛倒的作息時間和沉重的工作壓力。

  但是,無論面對怎樣激烈的競爭和生活的壓力,都不應成為違背“真實”這一新聞職業操守底線的藉口,媒體的運作模式、用人機制是否有可以改進之處?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指出,商管哲學操縱傳媒,必然會以製造聳動的效果而贏得更多的眼球。該人士還認為,今後法律將如何約束這種行為同樣值得關注。

  據了解,官方目前已開始加強對媒體從業者的管理和職業操守教育,媒體管理的機制上將出現怎樣的變化?出現假新聞的根源是否能被根除?能否避免再出現這樣的事件?如何令百姓對餐桌上的食品不再忐忑?相信是每位媒體從業者和公眾都會關注下去的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