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陸軍航空兵部隊在進行編隊飛行訓練。(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經過鐵路和空中的遠程機動,“和平使命-2007”中方參演部隊3日全部抵達俄羅斯演習地域。
新華網報道,“這次遠程機動的成功,既爲演習順利舉行打下了基礎,又鍛煉和提高了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投送能力。”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學惠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方參演的陸航部隊包括數十架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兩種直升機采取混合編隊的方式,從中方境內起飛,飛越友誼峰,在俄境內幾次中途降落,航程約2700公里,最終抵達演習地域。
中方參演的殲擊轟炸機在運輸機的引領下,從中方境內起飛,沿國際民航航路飛行,在俄境內降落一次,最終抵達演習地域。
中方參演的陸軍部隊人員大部分采取空中機動方式抵達演習地域,重型裝備通過鐵路輸送,行程10300公里抵達演習地域。
“遠程兵力投送既是這次演習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演習取得成功的前提。”陳學惠說,聯合軍事演習從某種程度上說,既是練反應、練實戰,也是練機動、練運輸。從近年來世界主要軍事大國舉行的軍事演習看,各國均强調以應對突發事件爲背景,注重檢驗部隊快速反應能力。
俄羅斯的“機動-2004”戰略戰役演習,就是以空運爲主要手段將5000名俄軍官兵投送到遠東地區。美軍在“全球機動-2002”演習中,首次將演習重點放在航空運輸和後勤保障上,由空中機動戰鬥實驗室與空中機動司令部合成組建爲空軍戰鬥演習與試驗師,重點評估空中運輸在作戰中的需求與應用。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演中,聯合導演部將俄軍部隊由俄方境內進入中方境內演習地域行動確定爲兵力投送階段,中方部隊也重點演練了部隊裝載、機動等課目。
“决定一國軍隊遠程兵力投送能力的關鍵,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陳學惠認爲,軍交運輸是聯合軍演部隊行動的重要前提,是聯結後勤保障和作戰行動的紐帶與橋梁,也是維持部隊戰鬥力的關鍵環節。軍交運輸能够“運多遠”,决定著裝備與後勤保障能够“保多遠”,更决定著部隊能够“走多遠”。尤其是當部隊走出國門,失去本土保障體系依托時,就必須依靠强有力的遠程戰略運輸力量,對部隊機動和後勤保障實施及時、不間斷的保障。
陳學惠說,演習的規模越大、情况設置越複雜、活動空間越大,軍交運輸的地位作用就越突出。
這次演習中,中國軍隊進行了和平時期首次成建制、大規模、多軍種、遠距離的戰略投送,是中國軍隊遠程機動能力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陳學惠說:“這將爲中國軍隊參與境外聯合軍事演習、國際維和、人道主義救援等積累經驗,幷對戰略投送能力建設提出新的要求。”
陳學惠認爲,這次戰略投送的成功實施幷不意味著中國軍隊具備了强大的遠程戰略投送能力。“相反,這次參加聯合演習說明了中國軍隊遠程戰略投送能力還比較弱。”他說,“中國軍隊缺少大型運輸機具,遠程投送能力受到很大制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