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空軍裝備的殲-11重型戰鬥機。(資料圖) |
“楊博士,數據還是不對,怎麽辦?”
實驗室里,幾雙年輕的布滿血絲的眼睛緊盯著實驗儀器。
這已經是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某課題組重大科研項目的第31次實驗失敗,爲了這個項目最後的攻關,他們已經奮戰了兩年多。37歲的課題組組長楊華博士清瘦的臉龐异常堅毅,他沉思片刻,果斷地下達調整指令:“降壓!”
實驗重新開始。儀表盤數字飛快地跳動,實驗室的空氣更加緊張。5個小時過去了,隨著最後一組數據的出現,實驗室里頓時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一項新的成果終于誕生了。
此時,在他們身後,同樣徹夜未眠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淩永順教授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始終堅持以軍事鬥爭急需爲牽引的創新精神,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某課題組成立20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强,從只有幾名物理教員的小團體,成長爲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9名博士、多名碩士和數十名研究生組成的創新團隊,先後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當年度全國科技最高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和省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1項,每年都有5項以上成果通過鑒定,群體中先後有3人榮立一、二等功,1人獲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成爲了一支特別能攻關、特別能戰鬥的科研團隊。
日前,該課題組被解放軍四總部聯合表彰爲科技創新群體。
1987年,課題組作出了一項重要决定: 要向一項世界性的重大科研難題發起沖擊。這一課題若被攻克將使我軍在某領域的電子信息作戰能力在短期內實現跨越。而課題組當時是一個年輕的團隊,4名成員,除了淩永順教授年已半百外,其他大都是剛剛畢業的研究生。
新開辟的領域强烈吸引著課題組成員,大家一致認爲:幹!就是要爲我軍現代化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攻關之初,困難重重:國內對此研究幾近空白,國外可供參考的資料也極少,課題組對此專業知識缺乏,科研資金有限,沒有實驗室和實驗儀器、設備……淩永順教授就帶領這支年輕團隊邊幹邊學,無數個白天和黑夜,數不清的雙休日與節假日,伴隨著他們的汗水一起默默流逝。他們采取大海撈針的方法,鑽研了十幾個學科的相關知識,閱讀了2500多萬字的科學著作。有的資料雖然內容很多,但真正對他們有價值的只有片言只語。然而,困難再大也動搖不了課題組的决心,他們踏上了拓荒者的艱難旅程……
經過5個春秋的攻關除難,這一重大科研難題終于被課題組攻克了。由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認爲,該成果技術指標全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幷獲得了該年度國家發明二等獎。這一研究成果使我國一躍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在這一領域掌握頂尖技術的國家之一。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