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鄭國和(左)的陪同下,華裔青少年關美玲與親戚道別。 |
|
祖屋已成為一片荒蕪的土地,華裔青少年關志誠禁不住熱淚盈眶。 |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在地球各個角落總有一些華裔青少年,經常會問父母,我是黃皮膚、黑頭發的,為什麼我不明白中國人的風俗習慣?聽不懂他們說什麼?我究竟是誰?可是往往父母都無法解答。今年夏天,來自美國、法國、巴西等16個國家,共計23個營組1068名華裔青少年帶著這個疑問,從中國的南大門廣州開始,一路尋找自己的根源。7月底的夜晚,在南海神•廣州日報號上,來自美國三藩市,人稱“尋根使者”的鄭國和先生帶著一群華裔孩子,一邊暢遊珠江水,一邊向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
新華社報導,這已經是第17次踏足廣州了。鄭國和說,每次尋根之旅,總會在廣州停留,感受一下中國大都市的變化和風貌。
珠璣巷引我踏上尋根路
鄭國和是美國三藩市中華文化基金會會長,美國第四代華裔,華裔學生尋根的主要組織者之一和領隊。從1991年起,17年來他帶領超過500個華裔青少年回中國尋根問祖。他們的尋根足跡遍及珠三角30多個縣市。
“1880年,我曾祖父從中國移民到夏威夷。我1948年生於菲律賓,16歲時回到美國。十多歲時,我就對家族歷史深感興趣,常常一個人畫族系圖。”有一次,他聽了美國著名的華人歷史學家麥禮謙的一個講座,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教華人如何畫出和看待自己家族的族譜。鄭國和說,我對這很感興趣,回到家裏便開始找族譜,在其中一個分支上,我找到了父親的名字,還有出生的村落。在長長的族譜上面,還寫著一個很有意思的資訊——珠璣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間。相傳廣州諸旺族俱發源於此,在南雄珠璣巷南遷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有76姓、166族。1988年,鄭國和第一次回到中國,到家鄉尋根,不但找到了祖屋,還找到了父親讀書的書院,“當時我每張凳子都坐一下,因為其中一張是父親坐過的”,很有滿足感。
鄭國和說,“我經常琢磨,小小珠璣巷怎能容納那麼多族姓呢?聽說廣州市西關有一條內街叫珠璣巷,據說也是由南雄珠璣巷南遷來的。於是每次到廣州,我都找機會去那裏看一看,感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