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控公約的約束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一個經過長年醞釀和艱苦談判後妥協的產物。190多個國家參與了談判,我國代表團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衛生部和國家煙草專賣局等12個單位組成。中國2003年底簽署《公約》,2006年初《公約》在我國生效。研究《公約》最認真的是國家煙草專賣局。2001年8月,專賣局組班子、撥專款成立了《公約》對案研究工作小組。小組一出現就引起了WHO的關注,WHO曾認為小組破壞、阻撓《公約》的制定。而小組“只是追蹤《公約》制定進程,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反映中國煙草業的基本態度和觀點”。事實上,小組的確影響了國家決策。國家發改委認為小組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參與談判起到了決策參考作用。並為制訂形成中國政府主張的原則、寬泛的《公約》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約》是第一個限制全球煙草製品的法律文件,具有國際法約束力。但是,它的約束力有多大?用已故WHO總幹事李鐘郁的話說,《公約》“能否成功取決於未來數年各國為實施《公約》所做的努力和政治承諾。”由此可見,主動權在各締約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沈敏榮副教授是我國政府履行《公約》的法律顧問,他認為公約是個信息平臺,沒有強制性義務,是經濟性公約。他說:“所有經濟性公約都是彈性的,因為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太大,如果搞一刀切,根本推進不下去。《公約》的宗旨是‘所有人民享有最高健康水平的權利’,它要求締約國朝這個目標盡其所能、不斷進步。它的約束力體現在定期的報告制度,你做得不好、不盡力,開大會時就要受到別國的批評,國際輿論的壓力很大。對於我國來說,維護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是很重要的。” 但是,如何履約的決定因素還是來自國內。6月30日至7月6日,《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次會議在曼谷舉行。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李仰哲對新華社記者說:“控煙運動註定是一項漫長的工程。如何通過價格和稅收等政策工具以及有效的宣傳教育,增強民眾對於吸煙危害的認識,減少煙草消費,是國家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這次會議的成果是,與會的147個締約方一致通過關於推行公共與辦公場所全面禁煙的指導準則。指導準則的關鍵是所有締約方認同:只有100%的無煙環境才能保護人們免受被動吸煙之害。指導準則沒有法律約束力,實施有待于各締約方的國內立法,但是中國的立法步伐與指導準則差距很大。筆者見到這份指導準則的草案是在5月底清華大學組織的一次煙控報道模擬新聞發佈會上,當時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介紹了國務院《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煙控部分的起草情況。美國非政府組織“無煙草青少年運動”國際項目部副主任茅夢達(Damon Moglen)手持指導準則草案,聲稱要向毛群安提出“具有非政府組織特色的好鬥問題”:“科學證明任何技術方法都不能防止接觸煙草煙霧,比如通風、空氣過濾和指定吸煙區。衛生部為什麼不建議國家法規規定公共場所全面禁煙?”茅夢達言外之意是取消公共場所的吸煙區。毛群安請這個美國人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那麼多煙民,規定全面禁煙將為執法帶來難度。” 目前,我國沒有一部針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全國性法律法規,地級以上城市有煙控法規的也不到一半,執法難、百姓煙控意識淡薄恐怕是主要原因。以1996年實施的《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為例,“對拒不改正者處以10元罰款”的條款讓違法者和執法者都不會太當真。然而,明年的北京奧運會或許是個推動煙控運動的機會。
●無煙奧運的承諾
3年前,溫家寶總理對來訪的WHO總幹事李鐘郁承諾,“將無煙奧運納入綠色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而“綠色”環保概念融入奧運精神可以追溯到1988年,那一年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佈,環境將和體育與文化並列成為奧林匹克主義三大支柱。同一年的加拿大卡爾加裏冬奧會成為“無煙奧運”,之後各主辦國均高舉“無煙”旗幟。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期間,10萬名志願者承諾工作時間不吸煙。1994年,挪威向世界宣佈,利勒哈默爾冬奧會成為第一次“綠色奧運”,所有室內賽場全部禁煙,戶外賽場不鼓勵吸煙。到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比賽場館不但禁煙,而且禁止煙草企業的促銷活動,比如贈送捲煙樣品或代金券。不過,這屆奧運會出了一個小插曲。希臘籃球隊成員赴亞特蘭大途中無視乘務員勸阻,在機艙內吞雲吐霧。飛機在紐約中轉時,教練向機組人員保證不再惹麻煩,之後飛機繼續前往目的地。最成功的“無煙奧運”要數2000年的悉尼。悉尼奧組委控制的一切建築全部禁煙,這不僅包括室內和戶外場館,還有新聞中心、廣播中心和贊助商搭建的服務設施。少數吸煙區均在戶外,而且遠離人群、場館入口、窗戶和通風口。吸煙區附近不能出售食品或其他商品,以免造成服務人員和顧客被動吸煙。 “無煙奧運”還推動了澳大利亞的煙控立法。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宣佈,州內所有餐廳和咖啡館在奧運會開幕前全面禁煙。與悉尼相比,2004年雅典奧運會遜色不少。雖然也是“無煙奧運”,但是一些比賽場館內可以吸煙。比賽期間,奧組委和聯合國環境署發送了4萬個可降解紙煙灰盒,上面印著“思考潔淨與綠色”。此舉並非鼓勵吸煙,而是提醒那些“忍無可忍”的煙民不要亂仍煙蒂。曾有文章戲稱,300萬雅典人個個吸煙,滿街的流浪狗都吸二手煙。中國的“無煙奧運”什麼樣?從今年年初開始,北京市多個政府部門發出了一系列倡議和通知,要求餐飲業全面開展煙控活動。其中,奧運簽約飯店、奧運場館及奧運村的餐館在明年6月前要全面禁煙。但是,當筆者詢問一名京城四星級奧運簽約飯店的餐飲總監時,他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奧運措施,所有飯店都在執行既有措施,比如餐廳設非吸煙區。在一輛出租車上,筆者看到後排座套上有幾個煙洞,於是問司機:“乘客吸煙您管嗎?司機說:“他真想抽,你能管?還有老外,怎麼管?出租車雖然屬於公共交通工具,但是跟公共汽車不一樣,您得跟他商量。” 當奧運會將全球注意力集中到中國的時候,人們會發現這個世界第一煙草大國的煙控阻力很大。這些阻力並不只來自煙草業,還有百姓薄弱的煙控意識。北京奧組委煙控顧問、澳大利亞吸煙與健康行動首席執行官安妮•瓊斯(Anne Jones)向筆者坦言:“我認為中國最大的障礙是,人們的煙草危害意識低,包括政府官員在內。無論是奧運會期間還是之後,煙控政策的落實需要強有力的領導。” 對此,沈敏榮副教授深有同感。他是前文提到的煙草訴訟的策劃者之一,他說:“明明白白地吸煙,不被動吸煙都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國家通過立法把權利給你了,你不據理力爭而一再要求國家關心、政府愛護是過分的。國家這麼大,政府要管的事情那麼多,它當然要權衡利益關係,能緩的自然會緩一緩。這時候,如果老百姓能讓政府聽到自己的呼聲,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互相配合,這就更有效了。” 如此說來,奧運會將不僅是一個運動員的競技場,也是一個國民爭取健康權利的大舞臺。(來源: 南風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