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全球鷹無人偵察機。(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新華網消息: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8月13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啓動了一項探索性研發計劃,目標是在1個小時之內把具有遠程續航能力的高空無人駕駛飛機投送到世界任何地方。這種通過洲際彈道導彈投送的無人飛行器需要一直停留在偵察空域,直到任務輪換或者結束。
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快眼”計劃有可能最終成爲美國全球情報、偵察和監視(ISR)系統的一部分。ISR系統建立的目的是讓美國的海外基地和鄰近的海軍部隊能獨立運用“快速全球打擊”力量。美國空軍已經提出計劃,將在2018年之後裝備隱形超音速轟炸機。同時空軍和海軍還在考慮裝備常規彈頭的陸基和海基洲際彈道導彈。
但是有些人擔心,混淆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危險的,因爲發射携帶常規彈頭或者無人機的洲際彈道導彈,有可能被誤認爲是核攻擊。
爲了减少風險,空軍計劃遠離冷戰時代的導彈井,在加利福尼亞和佛羅里達的海岸部署裝備常規彈頭的洲際導彈。對于海軍而言,區分同一艘潜艇上的常規導彈和“三叉戟”核導彈則更爲困難。如果在一場危機中美國决定用常規洲際導彈進行打擊,那麽風險就會突然上升。從戰術上講,這種即時進行的導彈打擊需要在攻擊之前對目標區域進行偵察,幷在打擊後進行詳細的打擊毀壞評估。
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設想運用現有技術設計出一套系統,能使洲際彈道導彈在飛行途中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讓導彈的作戰載荷部分减速,然後放出一架中型無人飛行器。無人飛行器的引擎、傳感器和通信設備會被激活,然後在目標區域上空停留7到15個小時左右。
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要求是使用美國現有的空間運載工具。對無人飛行器的要求是載荷500磅,動力5千瓦,其可膨脹翼能够折叠以適應火箭運載要求。
“快眼”可以比美國本土的ISR系統更快地到達目標區域,幷且能停留更長時間。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認爲,導彈投送的無人飛行器的航程要足以飛回到友軍的空軍基地,幷且不會受到先進反擊措施的損害。
爲了實現這一計劃,還有不少技術難題需要解决。比如如何把體積不小的無人飛行器放入導彈防護罩當中?怎樣讓高速飛行的導彈减速?怎麽釋放飛行器以及設計能適應低氧和低速條件的飛行器推進系統等等。
但是最近的進展是令人興奮的。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研究人員已經解决了准備用于探索火星的無人飛行器的研發難題。這種火星探測器已經可以折叠放入防護罩,在經過10個月的飛行後在空中釋放點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