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習時報:農村應構建“少小離家老大回”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3 11:41:55  


中國目前正處于城市轉型的高峰期,每年大約有1800萬來自農村地區的人口進入城市。(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第399期《學習時報》刊發分析文章說,中國正在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一發展戰略,一個有利于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正在形成。但是,農村發展的難度則不僅是外部環境的改善就能有效解决的,它還必須有良好的內在發展機制。文章提出,應構建起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機制。

  文章分析說,農村問題的難度源起于城鄉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這種巨大的差距拉動著農村的人才和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從而形成了城市化的大趨勢。這種流動使得農村發展資源的淨流出,它集中體現在人才和資金的淨流出上。

  文章指出,由于城鄉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是一個長期態勢,僅靠發展農村教育不足以解决農村人才問題。因爲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才,農村就越是難以留住和吸引。在中國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持續百年的過程中,農村源源不斷地向城市輸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才,他們進入城市的各個領域,當他們年過50之後,將面臨人生的第二選擇:退居二綫或退休後幹什麽?如果他們中有一部分人能投身于家鄉建設,就能使被閑置的人才、資金發揮出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文章說,現在的農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人才、資金的良性循環已近乎中斷,人們把城市視爲人生的“福地”,農村則是艱辛的“苦海”。農村發展陷入內生資源枯竭的困境。要走出這一困境,就必須重建“少小離家老大回“機制。這種機制至少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自願。不能勉强,必須是個人自覺自願的選擇。

  二是激勵。除“少小離家老大回”人員在城市的原有待遇不變外,他們回歸地的縣鄉政府還應有相應的激勵政策和專門的管理機構,使人能回得來,心能安得下,事能幹得成,可以有所作爲。

  三是創新。任何機制要有生命力,都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和發展的要求而創新,通過機制創新之花結出農村可持續發展多樣化模式創新之果。由于各地的情况千差萬別,發展的模式必須多樣化,機制的多樣化就是必要的,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相互攀比,而是從各地實際出發,在需要和可能之間達到一個有力度、有實效的平衡點。

  四是規範。將“老大回”納入農村可持續發展框架設計,服從農村建設的統一規劃、整體協調的要求,服從國家對土地、耕地、森林、礦産、濕地等資源管理的法規要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