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軍事透明作出積極貢獻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度發展,中國現在正在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國際體系,在安全方面,中國倡導和踐行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積極參與地區多邊安全合作與機制建設,在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國積極加入幷維護國際軍控與防擴散機制,參與幷遵守《核不擴散條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禁止生物武器條約》《禁止化學武器條約》《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經修訂的《地雷議定書》等,參加了防擴散領域的所有國際條約和相關國際組織,不斷强化出口管制。
中國積極開展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加軍事“透明度”。迄今已發表6版國防白皮書。2002年以來,共與11個國家舉行了18項聯合軍事演習,所有這些聯合軍事演習都通過新聞媒體公諸于衆;同時,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和國際救灾行動,1990年以來已參加16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共派出維和軍事人員達5915人次,有8名維和軍事人員在執行任務中犧牲。中國在印度洋海嘯、巴基斯坦地震、印尼地震等國際救援行動中的貢獻有目共睹。中國還在朝核“六方會談”、伊核等問題上起到了其他國家難以取代的作用。所有這些,都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透明”出中國軍人維護世界和平的拳拳之心。
軍事透明度需要遵循的原則和做法
軍事透明與主權的關系,不能損害國家尊嚴和利益。中國曾經對《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册》的建立和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曆年嚴格履行登記義務。但是,由于個別國家自1996年起向登記册提供向台灣地區出售武器的情况,違背了聯合國大會有關决議的精神及登記册的宗旨和原則,中國毅然决定暫停參加登記。只是在有關國家停止了有損中國主權和利益的做法後,中方才决定于近期恢複向登記册提供七大類常規武器的進出口情况。由此看來,中國參加軍事透明度制度是有原則的,這就是不能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國家利益。
軍事透明與保密的關系,不能降低軍隊戰鬥力。軍事透明是相對的,不可能絕對透明。西方國家雖然積極倡導提高軍事透明度,但在透明的範圍、程度、方式、時機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既强調透明,也重視保密。爲防止在對外交流中泄露軍事機密,美國防部專門制定了《對外交流工作指令》,幷建立了“審批-情報安全-接待單位-陪同人員”四級安全保密制度。英軍規定,軍事敏感信息的發布必須由國防情報總局長或國防大臣批准,現役軍人在接受媒體采訪、公開發表文章以及發布防務信息前,必須向所在單位新聞官或上級新聞機關報告。德軍規定,有關德軍的信息統一由軍隊新聞機構對外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軍事新聞。
軍事透明與互信的關系,軍事透明是手段,軍事互信是目的。軍事透明度問題,實質上是軍事互信的問題。如果沒有起碼的軍事互信,你再軍事透明,人家也不會相信。例如,中國雖然表示出了提高軍事透明度的良好願望。但是中國軍隊在融入國際社會的過程中,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不斷有人惡意散布“中國威脅論”,別有用心地誇大中國的軍力,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如果你不按照他們有意歪曲的、泡沫化的、甚至是妖魔化的不實信息來“禀報”,他們就會給你戴上“不透明”的大帽子。對于這些人來說,欲壑難填,即便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我們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他們就是不信;即便你把軍艦開到他們家門口,讓他們抵近觀察,他們仍然會說你不透明。對于這些沒有絲毫誠信可言的人,只能不予理睬。
軍事意圖透明與軍事能力透明的關系,意圖透明重于能力透明。國際安全領域有一個通用的公式:威脅=意圖×能力。光有意圖沒有能力,構不成威脅;相反,光有能力而沒有意圖,也構不成威脅。中國既沒有威脅別人的意圖,也沒有威脅別人的能力。我國曆届領導人都向世界人民宣示:中國永遠不稱霸。難道還有比這更透明的戰略意圖嗎?軍事透明與國別差距的關系,不可能設立統一的標准。軍事透明不可能有統一的標准,窮國和富國不可能在同一條起跑綫上。軍事透明對于富國來說,是炫耀武力、實施威懾的利器;軍事不透明對于小國來說,則是安邦保國、避實就虛的工具。
因此,軍事透明應該設立幾條原則:一是自願透明原則。不能强求、不能施壓,更不能幹涉別國內政。二是相互透明原則。不能讓單方透明,而應該是相關各方同時透明。三是不對等透明原則。軍事强國應該率先透明,不僅要率先透明,而且要率先裁軍。四是漸進透明原則。軍事透明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應該循序漸進,成熟一步推進一步。軍事透明,只能是相對的,不要期望值太高。五是意圖優先原則。戰略層面的透明,優于技術層面的透明。各軍事强國應該首先在戰略意圖上透明,明確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幹涉他國內政”,“主張以和平手段解决國際爭端”等,只有在戰略意圖上取信于人,才能達到提高軍事透明度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