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廣州9月11日電/建行的回歸正在遭遇機構的提前搶籌。繼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登陸上海交易所以來,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將回歸A股。
多家機構的分析師表示,他們正在就建行的回歸出具研究報告,以便確定最佳的投資申購策略。在市場的熱情背後,則是建行這家被譽為“亞洲最賺錢銀行”漸行漸近的腳步。
中國建設銀行是中國第二大商業銀行,截至2007年6月30日,建行資產總額為61,178億元,貸款總額為31,654億元,存款總額為50,483億元,股東權益總額為3,257億元;2006年全年,每股收益為0.21元,2007年1-6月,建行每股收益達0.15元。建行同時還是中國最大的個人貸款銀行及最大的個人住房貸款銀行,其不良貸款率在四大商業銀行中最低。
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推進業務轉型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建行作為四大商業銀行中首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銀行,公司治理機制一直走在同業前列。建行根據國際國內法律,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建立了操作規範、信息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建行引進國際知名銀行美國銀行以及淡馬錫作為戰略投資者,建立了完善的“三會一層”公司治理結構。在信息披露方面,建行致力於加強公司治理的透明度,積極規範並強化對外信息披露,得到了國際機構的肯定與正面評價,被《財資》雜誌評選為“最佳公司治理企業”。
同時,建行大力推進業務轉型。針對建行業務結構比較單一,收入來源過分依賴於批發業務、利息收入、傳統產品和國內市場,建行加快了如下五個方面的轉型: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向批發與零售業務並重轉變;調整批發業務結構,向傳統與新興業務並重轉變;加速發展中間業務,向收入結構多元化轉變;積極推進綜合化經營,向多功能銀行轉變;穩步拓展海外業務,向國際化銀行轉變。
強化風險管理,轉變經營機制
建行啟動了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在管理模式上,建立了垂直彙報線路,總行設首席風險官,一級分行設風險總監,二級分行設風險主管,向縣級支行派出風險經理。在管理機制上,建行推廣客戶經理與風險經理平行作業機制,將風險控制關口前移,建立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在管理範圍上,建行從過去單一的信用風險管理擴展至行業限額管理、市場風險管理、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合規風險管理等。在管理手段上,建行建立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風險管理手段,包括十二級分類、內部評級系統、經濟資本計量、準備金系統等。
建行大力推行經營管理機制轉型,任命了首席財務官、首席風險官、批發業務總監、零售業務總監、投資理財總監等重要崗位管理人員,為推進業務條線垂直化管理改革提供了組織保障。建行還全面推行審計體制垂直管理,審計系統實行總行垂直領導。建行已在全行全面鋪開管理體制改革,從原有以“部門銀行”為特質的層級管理逐漸轉向以打造“流程銀行”為特質的條線管理,先後實施了資產保全業務單元制改革、個人銀行事業部制改革試點等。
改造業務流程,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改革
建行強化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對業務流程進行了梳理和優化。建行與戰略投資者美國銀行合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國際先進的六西格瑪管理方法,通過“客戶之聲”、“神秘人檢查”的建設,持續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改進內部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建行還與美國銀行合作開展零售網點轉型,較為有效地解決了過去突出存在的客戶排隊問題,櫃面服務效率平均提高10%以上。建行啟動了會計和營運管理體制改革,將賬戶管理、批量業務、內部賬處理等前臺業務向後臺分離,實現後臺集中辦理,釋放營業網點產品營銷和客戶服務功能;同時,分離對公對私交易,逐步上移對公業務經營,橫向集中對公業務處理,減少業務風險點,提高全行對公業務集約化經營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效率。
建行還積極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建立崗位責任體系,推行崗位管理,實行人、崗優化匹配,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並建立了“按崗付薪”、“按績付薪”、“按能付薪”的文化理念,通過關鍵崗位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增強激勵約束力度。
作為一家以“始終走在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最前列,成為世界一流銀行”為戰略願景的銀行,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積極推進的業務轉型、風險管理改革、業務流程改造、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為建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市場預計,回歸A股後的建行將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大型藍籌,為A股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