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解放軍報報道,9月上旬,成都軍區某部在大凉山腹地進行了一場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實兵實裝對抗演練。走進“中軍帳”,令記者耳目一新:電磁環境圖盡覽戰場電磁態勢,軍情檢索系統能快速查詢武器裝備性能指標,衛星通信實現無縫聯通……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使作戰指揮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中軍帳”呈現四大亮點。
亮點一,“新元素”登台亮相。環顧指揮所,記者看到,昔日懸挂作戰决心圖的地方,增加了電磁環境圖、戰場態勢圖,傳統的沙盤也被高分辨率立體電子沙盤所取代。數十台電腦和數碼攝像機、投影儀以及“衛星過頂判讀系統”、“敵我軍情檢索系統”等,構建起實時、靈敏、高效的野戰指揮網。
亮點二,彈指之間“鍵”通戰場。過去,實兵對抗演練通信手段往往主要靠有綫和無綫兩種形式,爲提高抗電磁幹擾能力,他們將其已拓展爲集群通信、衛星通信、微波通信等諸多手段。此次演練,該部首次采用“導航星”通信指揮網融合各通信力量,將小型編組、疏散配置的指揮所各要素融爲一體,各作戰集群指揮均實現數字傳輸。雷達士官劉東海一臉得意:“我們發現目標後,只需將數據輸入終端,就能即時傳輸到指揮所和火炮戰位上。”
亮點三,戰場悄然無聲。“遭敵强電磁幹擾,立即在預備地域開設指揮所!”接到網上傳來的導調指令,參謀人員迅速用衛星通信作業系統,對作戰地域、戰場環境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用電子沙盤對地域高差、走向等作出准確判斷……不到10分鐘,系統便自動生成指揮所開設方案。
亮點四,參謀“六會”有新內容。會讀、會記、會算、會寫、會畫、會傳,是“中軍帳”參謀必備基本技能。記者發現,這“六會”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讀”,用計算機判讀識別電磁圖譜、衛星照片等信息資料;“記”,用計算機建立數據庫,進行作戰數據的存儲、下載和擴充等作業;“算”,用計算機完成戰鬥力諸要素的綜合運算、量化分析及模擬評估等任務;“畫”,用參謀作業系統進行戰術標圖和圖形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