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先驅導報:謹防媒體在中日間“煽風點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4 11:51:55  



  中日媒體要有大智慧

  朱英璜(中國日報社前總編輯):作爲高層的編輯和管理者,我們還應該有一個大的概念,也就是說我們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因一些突發的小事情而改變我們整體的報道方向。我們要從大局出發。在目前中日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本著媒體的責任和長遠發展的眼光,以一種大智慧推進兩國關系的發展。

  山田孝男(日本《每日新聞》東京總社編輯局負責人):我覺得兩國媒體在報道中要考慮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在策略上要務實,不要全部考慮眼前利益。爲了長期的利益,在報道中可以加些對比文章。比如有些人認爲是不對的,對比著去說。希望以後在回顧100年前的《每日新聞》或者某些媒體報道時,能得到“這是從長遠利益考慮的報道”這樣的評價。媒體也應該講可持續發展。

  木村伊量:我再談一個“行動前5分鐘”的概念。我認爲大家報道行動之前的五分鐘最重要,也最激動。中日之間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時,我們媒體應該怎麽去報道?我認爲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者其他的方式和對方媒體進行交流,了解對方是怎麽報道的,通過這些達到信息共享。能够在盡早時間內把這個火盡快撲滅,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淺海伸夫(日本《讀賣新聞》東京總社評論副委員長):剛才木村先生提了建議,我和他有重合的地方。今後關于曆史問題的報道,怎麽做比較好呢?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雙方對于這個曆史問題可能很難達成共識。但我認爲應該不斷擴大共識部分,這一定不能忽視。

  去年安倍首相訪華後,兩國學者開始進行共同研究。在這期間,學者們有這樣一種想法:我雖然不贊成你的意見,但是我理解你爲什麽這樣講。我認爲媒體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通過報道來擴大兩國對曆史問題認識的不同是不好的,作爲媒體應該注意减少這方面的報道。

  另外,以後年輕記者是媒體的主要力量,要在培養對曆史問題比較了解的年輕記者上多下功夫。在報道中,盡量把一些極端言論排斥在外。

  中日媒體之間應加强交流

  今井義典(日本NHK電視台首席評論員):媒體之間還應該增進相互交流和理解。我們日本媒體想了解中國媒體是如何决定頭版頭條的,如何來采集信息、采集新聞的。這樣的交流確實很重要。中日媒體經過這樣的交流,自然會促進互相了解。

  胡俊凱:我也認爲中日媒體交流的範圍還要進一步擴大,擴大到地方媒體。這一點,日本和中國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爲中國地域廣大,地方媒體很多。媒體所顯示出來的多樣性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如果僅僅是中央媒體,或者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媒體交流的話,可能不足以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對方的事情和想法。

  王敏(日本法政大學教授):我覺得除了人員交換之外,今後是不是在電視節目的相互交換方面雙方能多做一些努力。比如我所看到NHK的電視節目非常好,可以引進到中國。同時中國也拍了很多很好的電視節目,比如《大國崛起》等,也可以拿到日本去放映。

  胡俊凱:我對中日關系的繼續推進和向前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雖然現在面臨很多困難,不怎麽理想,但是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我這里有十六個字:放平心態,承擔責任,加强溝通,求异存同。第一,無論是討論問題還是做實際工作,首先是心態要平和,不能被極端實例牽著鼻子走;第二要承擔責任,媒體是有社會責任的,包括在推進中日關系向前發展方面,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第三是加强溝通,溝通可以加强理解;第四是求同存异,雙方的立場和觀點都一樣的話不太可能,但這不等于我們不去推進兩國關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