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投洽會等場合,有助引領中國企業“走出去”。 |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評論員 張沐)日前在廈門第十一屆國際投洽會舉辦的論壇上,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發言談到,中國對外投資取得了較快發展,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開展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方式。商務部將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的規模,提升其水準。中國對外投資的領域不斷拓寬,已由初期的進出口貿易、航運和餐飲為主,拓展到加工製造、資源利用、工程承包、農業合作和研究開發等國家鼓勵的重點領域。對外投資形式也逐步發展到境外上市、股權置換、跨國並購等國際通行的跨國投資方式。
據悉,近三年來,中國對外投資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71.3%,權威官員稱,中國正在成為新興的對外投資大國。商務部的統計表明,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達到733.3億美元,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境外非金融類企業達1萬多家,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去年一年就達到161億美元。投資行業由初期的貿易航運和餐飲為主,拓展到生產加工、農業合作、資源開發、工程承包和研究開發等眾多領域。另一方面,中國對外投資從初期以國有外貿專業公司和工貿公司為主體,轉變為目前以各種所有制的優勢企業為主體。經營主體的隊伍迅速壯大,目前從事跨國投資與經營的各類企業已發展到3萬多家,其中一些大型企業已具備了跨國公司的雛形。
魏建國指出,“對外投資對帶動產品出口、開拓國際市場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正在成為在國內外優化配置資源的有效方式。”據稱下一階段,商務部將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規模,加快建立對外投資的管理服務體系,完善相應的年檢制度和統計制度,著力提高內地企業對外投資的規模和水準。同時,繼續保持已有各項對外投資優惠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並進一步提高優惠程度、擴大優惠範圍,為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便利化創造條件。
在繼續鼓勵境外資源開發和境外加工貿易、投資開工廠的同時,中國政府還積極鼓勵一些企業探索跨國並購等投資方式,獲得國際知名品牌、先進管理經驗和行銷網路,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國公司;在投資領域上,推動優勢企業從事貿易分銷、電訊資訊、物流航運和仲介服務等,培育服務出口的新增長點。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認為,中國的對外開放是由單純引進來,向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商品和要素雙向跨境流動階段轉變的。同時,外商到中國來投資採取並購方式,對國有企業的改造和中國經濟發展都是有利的,中國政府和任何國家一樣都要加強規範和管理,促進外資並購的健康發展。
對於發展與周遍鄰邦的經貿投資合作,廖曉淇著重指出,深化與周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合作是中國對外經貿政策的重要目標。東亞國家與中國地理相近,資源比較豐富,經濟互補性強,中國正在擴大與東亞國家的投資往來。目前,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已經超過了貿易合作戰略的行動框架,東盟的東部增長區已經吸納中國為發展夥伴,增長區成員高度重視中國的參與,希望中國加大對增長區的投資力度。另外,中越“兩廊一圈”合作已經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確定了重點領域同時泛北部灣可行性研究也正在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