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9月15日,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 |
中評社香港9月20日電/過去的5年,國際形勢波詭雲譎,中國外交成就斐然。新華網的報道說,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妥善應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外交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廣泛開展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維護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7年9月,澳大利亞悉尼,全球媒體的焦點。
胡錦濤主席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一起磋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縱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景;呼吁加快多哈回合談判……這只是5年來中國外交展示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個鏡頭。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說,中國與各國交往時所討論的問題已越來越多地屬於全球性問題,而不僅僅局限在雙邊或周邊性問題。
2006年4月,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訪美,完成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胡錦濤主席指出,中美既是利益攸關方又是建設性合作者。中美關係已超越雙邊關係的范疇,越來越具有全球影響和戰略意義。
中俄兩國長達4300多公裡邊界線走向已全部確定,雙方簽署了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俄兩國還與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舉行了聯合反恐軍事演習。目前,兩國正在研究制定關於《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9年至2012年的實施綱要。
2003年中歐決定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以來,雙方在政治對話和經貿、科技、能源、防擴散、環保等各領域的合作卓有成效。
2006年10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踏上了對中國的“破冰之旅”;短短6個月之後,日本便迎來了溫家寶總理的“融冰之旅”,雙方確認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內涵,中日關係邁入改善和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參與創立的上海合作組織茁壯成長。在2007年8月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各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推動本地區實現持久和平和共同發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礎。
中國與東盟共謀發展。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東盟紀念峰會增進了雙方在戰略、經濟、安全和文化領域的合作。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盛況空前。胡錦濤主席在峰會上宣布了8項援非政策措施。峰會後不到4個月,胡錦濤主席出訪非洲8國。隨著非盟會議中心在亞的斯亞貝巴奠基、由國家開發銀行出資並承辦的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在北京開業、首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揭牌等,援非政策措施正在逐一得到落實。
曾任英國《金融時報》北京首席記者的詹姆斯﹒金奇所著的《中國震撼世界》一直位居英美2006年暢銷書排行榜前列。他驚嘆:“中國釋放出的能量就展現在我(在北京長安街)的辦公室窗外,就展現在這個大國其他不計其數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