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5日電/伊朗原來是中東最孤立的國家,她是阿拉伯諸國中唯一的波斯國家,她也是多數遜尼派國家圍繞的唯一什葉派國家,她更是近卅年來,美國唯一還維持著敵對關係的國家,至今沒有外交關係或代表處,也沒有固定接觸談判。
中國時報報道,但是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推翻了塔利班與薩達姆政權,卻消除了德黑蘭的兩大死敵,讓伊朗填補了伊拉克留下來的權力空間,這不能說不是近代國際政治史上最反諷的發展。
從1979年德黑蘭的伊斯蘭革命開始,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就以疑懼的眼光注意伊朗的發展,擔心新成立的神權共和國,會將什葉派教義推展到邊界之外,不過幸好有伊拉克的薩達姆擋住。八年的兩伊戰爭,對其它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是天賜的。也因為遜尼派國家無條件支援薩達姆,養大了他的胃口,在與伊朗停火後,想併吞科威特,覬覦沙地阿拉伯。
作為遜尼派宗主國的沙地阿拉伯,長遠來看,必須要擋住伊朗,但是又不能直接與德黑蘭武力衝突。在美國入侵伊拉克後,沙地最擔心的事發生了,華盛頓對誰能填補權力空缺,完全沒有答案,而按照民主原則,如果由伊拉克境內多數的什葉派當家,等於兩伊合一,德黑蘭的影響力空前的強。
沙地阿拉伯不是沒有想過自己來扮演這個角色,一度利雅德也曾積極召開中東和會,而華盛頓也有些人企圖要扶植這個與美國友好的政權,過去“專制王權與恐怖主義溫床”的批評,已經聽不到,如今都是讚頌其為“溫和阿拉伯國家”的模範。
但是地區霸權不是容易做的,沙地內部問題叢生,太與美國友好結盟,將激起國內的不滿。此外,伊朗背後支持的真主黨與哈瑪斯,都不會乖乖的接受黎巴嫩或以巴的和平安排,沙地拿再多的錢援注都沒用。
周圍阿拉伯國家中,伊朗唯一的盟友就是敘利亞,兩國很多地方都不同,但是把他們連在一起的是共同的敵人,而且不僅是一個,而是三個;美國,自然不用說,以色列是第二個,而伊拉克則是第三個。
長久以來的以巴衝突,使得敘利亞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係,成為合縱聯合的主軸,敘利亞與伊朗在黎巴嫩共同支持真主黨,在巴勒斯坦則共同支持哈瑪斯,都是針對以色列來的,而美國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聯盟關係,則使華盛頓成為敵人。
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當時庇護敘利亞的“穆斯林兄弟會”的叛亂團體,使得敘利亞再度加強伊朗與敘利亞的關係,美國入侵伊拉克後,基於美國也是敵人,兩國聯盟的關係並沒有改變。
伊朗還試圖以經濟關係,進一步來鞏固雙邊關係,最近分別投資了敘利亞的煉油廠、汽車廠,以及在通訊、農業、國民住宅上的合作。從這方面來看,伊朗扮演的是大哥,敘利亞是小夥伴,兩國並不是完全平等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夥伴關係,會不會在其他國家複製。
至於從以色列的角度,擔心的是伊朗的核武,美國方面估計距離完成還須6-8年,但以色列方面估計只有3年,而伊朗總統又曾多次威脅要把以色列自地球上消滅,從以色列最大核生化防護設備製造公司,去年營業額升高了30倍來看,許多以色列人是當真的。
怎樣對付伊朗才有效?目前是熱烈討論的焦點,過去兩輪聯合國發起的經濟制裁,都沒有用,歐美目前採取的是砍到骨子裡的制裁,包括宣布共和國衛隊為恐怖組織,封鎖他們的海外帳戶,務必要使得這些核武計畫的菁英團體,感受到壓力。
如果再沒效,就只有戰爭了,這也是法國外長日前警告的背景。1981年,在美國協助下,以色列曾經對伊拉克的核設施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轟炸,但是對伊朗的困難度會更高,其中包括情報難以取得、目標分散、以及伊朗做好了掩蔽的準備。
伊朗目前的國際處境是非常有趣的,未來國際政治史上,不知道要如何記載這段時間,是“美國入侵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垮台”,還是“強敵被滅,伊朗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