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嘉璐深切感到江澤民有著高超的語言藝術,有著自己的語言風格。 |
《江澤民文選》(以下簡稱《文選》)匯集了江澤民同志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具有代表性和獨創性的重要論著。這些論著展現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的歷史進程;凝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一個個艱難險阻,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寶貴經驗;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理論遵循人類發展的普遍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願望,所以一經確立並提出,不但極大地武裝了全黨全國人民,推動了中國的建設發展,而且引起了國際上的普遍關注。前幾年在我出訪歐洲、非洲,或接待來訪的各國議會代表團時,對方所提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如何理解“三個代表”,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要提出這一理論。一位西方國家的總理在聽了我的解釋後說:我明白了,看來我們也應該做“三個代表”。現在,全黨全國人民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新的實踐,正在全力貫徹落實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的戰略思想。在中國人民利用難得的歷史機遇,應對國際時時變幻的風雲,破解我們在建設和發展中所遇到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過程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越發顯示出了它作為提高執政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的根本的強大威力。
在我學習《文選》時,或許是由於“職業本能”吧,對其中的語言比較留心。我深切感到江澤民同志有著高超的語言藝術,有著自己的語言風格,為我國各級黨政幹部樹立了運用語言的楷模。例如,無論是書面語性質的還是口語性較強的文章,成語用得多而且靈活、準確就是其特色之一。讓我隨手舉個例子吧。在《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這篇約5000字的講話中,江澤民同志就用了近30個成語,而排在這篇講話之後的《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4000字的講話中,成語竟用了30多個。完全中國化的語言表達方式,正與全書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內容相得益彰。我曾經想過,如果有人對《文選》中的語言及其應用藝術進行研究,將是很有意義的。兩個月前,我收到了張秀強同志撰寫的《〈江澤民文選〉成語典故》一書的清樣,不禁心中一喜:想到此點的不止我,而且有人已經做出了成績。
對江澤民同志運用成語的藝術,我只有閱讀時的籠統印象,現在翻閱張秀強同志的書稿,才知道《文選》中用的成語竟超過1000個!
成語,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文化傳承中從語言中逐步提煉出來的,是中華民族智慧、精神的凝聚與沉澱。成語,在其短短的幾個字(即詞,以四字為主)中常常濃縮著一段史實或傳說、神話(或籠統稱之為典故),傳神而引人聯想,同時還含蓄地表達著人們褒貶的感情。因而使用成語,可以言簡意賅地表達一些“不可言傳”的言外之意,但同時也就要求使用者具有淵博的知識、較高的語言駕馭能力,讀之者也就當然需要一定的古代文化基礎才能理解文中成語的豐富含義。就使用成語而言,江澤民同志文化底蘊之厚是人們所熟知的,廣博的知識來自讀書不輟,成語、典故隨口而出,並未費斟酌,所以用得豐富、貼切、自然,文章、講話因此而增加了說服力、感染力;就讀者而言,就需要有人幫助人們了解《文選》中成語典故的出處、原意和在此處的含義。張秀強同志之編撰此書,用意即在於此。
成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既然歷史上傳承下來的成語不產生於一時,那麼也應該允許、鼓勵現代的人們創造出新的成語,經過約定俗成(社會認可),進入成語的寶庫。例如,“與時俱進”就是江澤民同志首先使用的。就我的見聞,只有清代龔自珍說過“與日俱進”,“與時俱進”是根據我們時代的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和中國共產黨奮鬥不止的品格而創造的。它不是對“與日俱進”的套改,卻更能表達我們的時代精神。因為它切合實際,所以一齣現就為人們所接受。當然,要有意無意地創造出成語,需要更高的文化修養。
張秀強同志並非語言學工作者,他學的是世界經濟,因為對修辭,尤其是對成語的運用有著特殊的愛好,所以在出版了幾本有關成語的工具書後,又集中精力編撰了這本《〈江澤民文選〉成語典故》。該書蒐集之全是自不待言的,釋義、出處和例證嚴謹週詳,皆有所據,這是應該稱讚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他並未拘泥于成語的傳統定義,把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慣用語、新成語也收進來了。對此,讀者們可能各有仁智之見,這不要緊,只要這本書有助於廣大讀者通過對《文選》中成語的準確理解而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了進一步的把握,作者和讀者的目的就達到了。再說,像“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改革開放”等等都是近年來人民群眾和廣大黨員的創造,已經為全國人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作為固定結構經常使用,何以就不能稱其為成語呢?當然,成語不能隨心所欲地亂造,能不能成為成語,最終要靠社會實踐、靠人民群眾的“驗收”,即能不能進入全民語言。
《〈江澤民文選〉成語典故》即將出版,作者要我為之序,於是我愉快地寫下了我翻閱書稿後的感受。是為序。(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許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