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每日時評”欄目5日刊載題為“總有團圓的一天”的評論文章說,正當全世界把焦點集中在韓國總統盧武鉉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身上,他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牽動著眾人的神經,甚至連盧武鉉“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挖了一邊鼻孔”的小動作,也被放大。
然而,就在衣香鬢影、貴客雲集的宴會上某個角落,卻發生了一段令人倍感溫馨的小插曲──隨盧武鉉一同訪朝的一名高級秘書,意外地與一名朝鮮遠房親戚相逢,兩人激動不已,聊個不停,直到宴會結束才依依不捨地道別。
文章認為,比起盧武鉉和金正日的官式笑容、官式握手和官腔官調,這兩個寂寂無聞的小人物相逢的畫面,顯得更加人性化,他們如此歡欣,因為他們深知自己是何等幸運,畢竟,在朝鮮半島上,不知還有多少骨肉相連、卻被迫分離了逾半個世紀的親人,至今仍無法見上一面,甚至抱憾而終。
7年前,朝鮮半島分裂55年後的首次韓朝峰會,落實了韓朝離散家屬團聚的計劃,至今已有逾萬人有機會與暌違半世紀的親人短暫相聚,幾乎沒有一個人是不流著淚來,流著淚走的,因為他們深知,今次一別,也許沒有機會見面了。
7年後,第二次韓朝峰會再次登場,雙方不但簽署了突破性的和平宣言,結束敵對,邁向統一,峰會所取得的成果,比分析家們原先預期的還要好。
文章表示,遺憾的是,朝鮮核危機疑慮未除,擴大離散家屬團聚的計劃上也沒有重大突破,就連盧武鉉也坦承,韓朝之間依然存在一堵“不信任之牆”。
然而,朝鮮半島畢竟敵對分裂了逾半個世紀,並發展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體制,又豈能靠雙方領導人見個面、握個手,便輕易彌合彼此之間的裂痕和傷口、消除彼此之間的猜忌疑慮?
因此,韓朝要走的路還很漫長,而當務之急就是要採取行動,實踐宣言內的種種承諾,逐步消除疑慮,建立互信。
文章指出,希望有一天,所有韓國和朝鮮人民也能夠像盧武鉉般,自由自在地跨過那一道將朝鮮半島割成兩半的三八軍事分界線,隨心所欲地與親人團圓,而不是像現在般,只能透過冰冷的電視屏幕相逢,或者短暫聚首後又再次面對分離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