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光明日報”記者就上海特奧會撰文道,如果說特奧會的開幕式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振奮與激動,那麼三天的比賽將“愛心”融入了每一個細節,愛心讓運動員勇敢自信,讓觀眾熱淚盈眶,讓服務者細緻入微,讓中國感動世界。
從餐飲的“雞無骨、魚無刺”,到防止走失的“特奧運動員智能標簽”;從平均21人為一個特奧馬拉松運動員服務,到找不到一粒碎石的自行車賽道;從每隔500米一個的生態廁所,到游泳館內的入水升降機,特奧會表明:真善美就在人們心裡。
愛的融合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古老的東方把仁愛放在首位。“每一位智障人士,都是單翼的天使。他們另一半翅膀需要人間的溫暖來彌補。”浪漫的西方同樣強調慈善。
採集於希臘的特奧“希望之火”,跑遍全球的火炬傳遞,中國12座城市的社區接待,為智障孩子們設立的娛樂中心,上海特奧會搭起了一座橋樑,千年禮儀之邦牽手西方慈善文化,讓西方人瞭解中國的人文關懷,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友人和智障人士一起,展現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勇氣、他們的品性、他們的愛。
愛的奉獻
中國感動全世界,特奧同樣感動全中國。上海特奧會的會標是“眼神”,在一個和諧的世界里,有企盼的眼神,就需要有關愛、關注、溫暖的眼神。這一切都要感謝尤尼斯·肯尼迪·施萊佛創辦了首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尤尼斯讓世界明白:關愛的目光就是關愛的陽光。因此,成龍帶著“中國傳統特奧精神”來了,甘願被球隊罰款的姚明趕到了,不顧第二天出國比賽的劉翔笑容燦爛……中國人都投來了關注和關愛的目光。毋庸置疑,文體明星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會讓中國慈善事業大腳步前進,讓中國的人文關懷氛圍愈加濃厚。
上海市民張阿姨說:“現在我們生活好了,我們就必須關心那些殘疾孩子。”的確,千百年來,中國有著良好的關愛倫理;當代中國,需要的是對這種“愛的智慧”的激活、涵育、提高。國際特奧會主席蒂姆·施萊佛說得好,“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什麼是包容、接受、尊嚴和歡樂。”
愛的回饋
全人類的愛心造就了特奧會的欣欣嚮榮,特奧會又為智障人士打開了融入社會的大門,智障朋友們在比賽中為愛他們的觀眾盡心盡力,這是愛的融合曲。靜心看特奧比賽,大多數觀眾會潸然淚下,選手們的付出,健康人無不為之動容。如果說奧運會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強”;那麼特奧會追求的卻是“參與、接納、歸屬”,兩者的精神,實際上是相通的。它和奧運會一樣是體育而超越體育,它改變參與者的人生,升華全社會精神風貌。國際特奧會主席施萊佛宣佈了國際特奧運動的三大目標,其中之一就是要通過特奧,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改變對智障人士的偏見,因為特奧“不追求運動場館的大小,它是一場提升人類精神力量的運動”。
愛可以讓特奧選手們變得更勇敢更自信,當輪滑選手陳菲菲對一位正常智力的觀眾說:“你滑不好,但我會滑!”我們欣喜地發現,特奧選手們正在樹立起信心,這正是社會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目標,我們要讓他們發現原來自己也有“我行,你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