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為期三個月的政制發展綠皮書公眾諮詢期,明天便會結束;昨日,繼續有團體及人士遞交意見書,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亦呼籲各界把握今日的最後機會,提供意見。
雖然,綠皮書的諮詢工作最終成效如何、有何意見及共識,有待特區政府在諮詢期結束後進一步整理後發表;但就將近三個月的情況看來,可以說這是一次相當成功的諮詢,一是公眾的反應較預期熱烈,二是在各界反應中已經可以窺見一些共通點或基本共識。
社評認為,諮詢工作的成功,一是綠皮書本身的撰寫,是在長達十個月的策發會工作和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的,內容嚴謹公正,在提出政制發展法理依據的同時,亦客觀、平實地綜述了各方面人士提出的意見和方案,提供多方面的思考和選擇,做到有理有據、不偏不倚,令公眾可以在一個有效、合理範圍內討論而不至流於空談。反對派指諮詢工作是假諮詢,說綠皮書沒有提出具體的普選時間表和方案;這種指責實是強人所難,亦於法、於理皆不合,如果綠皮書已經可以提出具體的時間表和方案,那還諮詢來幹什麼?那還叫公眾諮詢嗎?
令人欣慰的是,和綠皮書發表前的情況相比,今天,各界人士和普羅市民對政制發展、對普選問題的認識和看法,雖未至已經形成強烈共識,但已經向前跨進了一大步,變化是相當喜人的。而在各種基本共識之中,又以大是大非、大前提最先取得一致,這樣未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只要大方向有了共識,具體細節慢慢協商不遲。
而在諮詢期內反映最明確的共識有兩點:一是認同循序漸進、二是認同中央的最後決定權。
首先,認同循序漸進。今天,特區不會有任何人反對普選,把自己打扮成普選“獨家村”是“泛民”騙人的伎倆,所謂“分歧”,無非是指推行的速度與力度,是快一點或是慢一點而已。而諮詢工作初步反映出來的基本共識和取向,是“寧穩毋快”,即寧願慢一些、穩妥一些,也不要急風驟雨式的“激進民主”,因為前者可以確保繁榮穩定不受衝擊,而又無損普選目標按部就班的到來,“魚與熊掌,可以得兼”;但後者則難免又再火頭四起,日日上街,經濟、民生和社會都會受到衝擊,普選也反而可能因此而增添變數,欲速則不達。
至於第二點共識,認同中央對特區政制發展擁有最終決定的權力,則是當前港人社會最重要的主流民意之一,即使不是講普選、不是講政制,也不會再有任何人相信“普選是港人內部的事”、“普選無須中央批准”,以至如陳方安生老太提出的“香港離中央越遠越好”之類的鬼話。
中央一切都是為香港好,中央絕不反對普選,只是希望按照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確保繁榮穩定不受影響。在此兩點共識的基礎上,多項民調顯示,二○一二之後實現普選,已有越來越多的市民表示可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