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內外關注的部分候補中委。 |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選舉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是中共十七大的重頭戲之一。中央候補委員作為中央委員的儲備庫,其人選在歷屆黨代會都深受關注。北京政情人士預期,119名已當選十七大代表的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將產生一批十七屆中央委員,而新晉陞為中委的這些“少壯高官”,將透露出下屆政府內閣大員和地方諸侯人選的端倪。
文匯報報道,對照目前公佈的十七大代表名單,158名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中,有119人當選十七大代表。根據以往慣例,他們中料將產生一批十七屆中央委員,續任一批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而39名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未當選十七大代表的信息,則透露出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的更新比例將較大。
少壯派高官料晉陞中委
令海內外矚目的是,一批年富力強的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當選十七大代表。北京政情人士分析,根據慣例,每屆中央候補委員除在中央委員出缺時按得票多少遞補為本屆中委外,還有一部分人會在下屆黨代會當選中央委員。目前已知119名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當選十七大代表,他們中非常有可能產生一批十七屆中央委員。從往屆情況分析,新晉陞為中委的這些人,亦有可能是下屆政府內閣大員和地方諸侯的熱門人選。
當選十七大代表的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中,有多位是海內外關注的人物。例如,剛剛履新的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外交部部長楊潔篪、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吉炳軒、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司法部部長吳愛英、重慶市委書記汪洋、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青海省省長宋秀巖、陝西省省長袁純清、山東省代省長姜大明、中石化集團總經理蘇樹林、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等。
根據黨章有關規定,中央委員是中央委員會的成員,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出,每屆任期五年。中央委員的名額將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決定。中央委員會出缺,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遞補。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五年以上的黨齡。
中央候補委員三種去向
從中共黨代會資料看,中央候補委員的去向基本有三種,一是當選或遞補為下屆中央委員,二是續任下屆中央候補委員,三是落選。例如,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選出的141名中央候補委員中,有39人在2002年十六大時晉陞為十六屆中央委員,佔27.6%;38人連任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佔27%;64人落選十六屆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佔45.4%。
值得提出的是,從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晉陞為十六屆中央委員的39人,大都是今天中國政壇少壯派高官,其中不少還有更上層樓的機遇。例如,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北京市市長王岐山,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等。
中央候補委員作為中央委員的後備人才庫,雲集了大量年富力強的官員,每屆更新的比例也較大。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從十五屆連任而來的僅有38人,其餘七成以上的候補委員都是新人。
儘管黨章未明確規定,中央候補委員必須是黨代表。但目前,已有39名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未當選十七大代表。加之,一部分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可能晉陞為中央委員。由此分析,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更新的比例將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