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2日電/前日特首曾蔭權的施政報告,表達了通過引導香港走上新方向,來鑄造未來黃金十年的宏願,充分顯示了以創新思維來開拓香港前路的施政方針。同時,報告又強調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指出沒有經濟繁榮及生活富足,一切願景都只能是空談。經濟發展與施政創新,正是香港新方向的根本所在。
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發展是硬道理的意念貫穿了施政報告。這是對社會部分人士只搞政治與保育,而忽視發展與民生的偏差加以警醒和糾正。另一方面,特首也不是搞唯發展論,而堅信發展必須是可持續、平衡和多元化的,也必須能讓各階層分享成果,從而達致社會和諧。顯然,這是一種科學的發展觀念,將引導香港在政經及社會上實行平衡發展,繼續維持繁榮安定。
在這大原則上,必須制訂恰當的具體政策及規劃,使原則能在實踐中正確體現。在此過程中又必須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敢於創新,否則難言有香港的新方向。事實上,新思維在施政報告中處處可見,由觀念上的突破,為推動經濟發展再上台階,提供了 堅實的基礎和更高的起點。這方面的例子在報告中珠玉紛陳,確值得重視和跟進實行。
最根本的是,報告提出了要充分配合國家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和落實有關行動綱領的各項措施,同時還甚具前瞻性地指出,要盡早開展制定“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工作。這種新思維,反映了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推動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不單可令兩地間互補合作再向深化發展,也有助本港更好地掌握由內地高速發展帶來的大量機遇。
該報認為,在與內地特別是毗鄰的廣東、深圳合作上,報告中也反映了不少新思維。 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香港段,決定另建能行走高速列車的專線,改變了原來以西鐵充當的設想。把西鐵與內地的高速鐵路接駁,曾被譏為馬車與汽車之比,現在這種錯配終可糾正。港深共同開發河套,也改變了過去以環保為由,拒絕開發這片寶貴土地的思維。之前即使在深圳及本港各界力促下,港府對開發之事曾毫不積極。現時開發終可啟動:港深間將設立高層協調機制,共商有關事宜。施政報告中還提出港深共建大都會,並已就機場及河套開發合作進行商討。這也改變了過去港府冷對與深圳合作的閉關心態。由拒人於千里之外到熱烈擁抱,確是個得來不易的轉變。以往失去了港深合作開拓高科技產業的機會,現在或可由合建港深創新圈補回:合作協議在五月簽訂後,一批具體項目將要上馬。
其他方面還有不少創新事例,最重要的是通過減稅還富於民。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當前港元有跟隨美元減息及貶值的必要,從而做成宏觀擴張效應,令人擔心會因而推高通脹及擴大資產泡沫。施政報告再加上財政擴張, 與凱恩斯主義的反周期調控做法背馳,可謂兵行險著。如能成功維持穩定增長,便是對西方市場經濟理論的革命。但凡創新必有風險,希望港府能在大膽開拓之餘小心實行具體措施,保證萬無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