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廣州10月17日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昨日(16日)表示,今年通貨膨脹壓力再現,預計全年將超過4%,而未來將以匯率為輔、內需結構調整為主,來解決經濟不均衡現象。他還預計,中國今年貿易順差將超過2500億美元。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易綱是在臺北出席第十三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時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當前國內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及貿易順差過大等;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單純依靠調整匯率,應以內需結構調整為主。運用政策組合來解決經濟上不均衡的現象,包括擴大消費內需、擴大商品和服務進口,以及鼓勵和促進對外投資,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試點,並推進城市化這一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他還認為,價格上漲是總體市場對東西太便宜所產生的自發性調整。過去10年,除了CPI上漲較慢外,多數資產和要素價格上漲較快,在一定意義上緩解了不均衡。
在此次研討會上,兩岸與會代表還認為,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以滿足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要求。研討會圍繞兩岸貨幣政策、外匯儲備積累、商業銀行治理、中小企業融資、私募股權基金、保險業如何面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進行專題討論,並就亞洲金融危機10周年後的兩岸金融發展前景進行綜合研討。代表認為,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直接帶動了臺灣地區經濟的轉型與產業升級,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同時對祖國大陸經濟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兩岸經貿交流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需要不斷向前推進。
目前,臺灣已有7家銀行、14家證券公司、14家保險公司在大陸設立了代表處,1家兩岸合資的壽險公司在大陸設立並運營;9家台資企業已實現A股上市,兩岸商業銀行也已開始了直接業務往來。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金融學會和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