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陳志輝和主席彭鍵基展示2007年區議會選舉的樣本選票。 |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從香港今屆區議會選舉各大黨所提出的政綱可以發現,政治議題重要性已明顯下降,民生及地區事務再一次成為主題。有學者認為,四年來香港經濟好轉,簡單的政治口號難以吸引他們,候選人的切實工作成績將是能否爭取選民支援的關鍵。
據大公報報道,很多政黨領袖和學者都認為,區議會選舉的層面,政黨背景和政治立場已不是民眾 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區議員能否真心為民眾服務才是關鍵。綜觀各大政黨的區議會選舉政綱,除了一直重視地區工作的民建聯強調“實事求是,為您做事”與關注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外,平時只會喊政治議題口號的民主黨,以至是民協、前線等都分別在政綱中以較大篇幅闡述民生議題,務求緊貼民眾的真正需求。
民建聯于9月做了一個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最看重區議員的地區工作成績,注重政治立場的市民只佔兩成。因此,此次區議會選舉在民建聯的選舉政綱中,絕大部分均是民生議題,清晰地回應市民訴求。民建聯的政綱強調“家和萬事興”,提出一系列引領香港建構和諧與穩步發展的建議,包括要求儘快成立“家庭事務委員會”、制訂全面扶貧政策、提升香港的自然環境及居住質素等。
自由黨的政綱雖然以“攜手共建繁榮”為主題,但內容卻包括多項民生議題。在八大項政綱中,民生議題佔了五個,包括檢討扶助弱勢社群政策、調整交通費和完善交通網路、改善環境污染、提升教育質素和改善居住環境等。最近市民關心的九巴加價、小班教學、生果 金金額等,政綱中也有提到。
反對派政黨雖然提出了一個“中央政綱”,列出諸如支援普選、反對委任議席外,卻也終肯著眼民生,將 民生議題、地區服務政綱列在主要位置。例如民主黨列出的二十四項政綱中,只有一項關於推動民主,其餘都是與民生有密切相關的政策,而政綱涵蓋面十分廣泛, 儼如一份施政報告。連民主黨也尚且如此,反對派應深知再過分賣弄政治議題,只會流失更多議席。
不僅民主黨,包括民協、前線、社民連也有相同的情況,而成立時間甚短的公民黨,由於地區工作成績未必及得上其他政黨,因此其政綱有三分之二是關於政治議題,民生議題只佔三分之一的篇幅。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說,香港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各方面都有長足進步,市民生活得到進一步改進,如果繼續沿用政治議題來作為主要政綱,將較難吸引選民支援。此次因有立法會補選因素,因此港島區的區議會選舉不可避免會受到這些政治因素牽連,但新界和九龍各選區,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他相信,候選人的政綱會列出更多的民生或者是地區性議題。 |